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2)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2)
2020-10-21 14:32:34 光明日报

西方的罗马文明属于后来者,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末,行共和、建帝国,存在了1000余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亡。作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产生最晚、影响最大的罗马文明,也中断了政治上的连续性。

这些原生或次生的文明都灭亡、中断了。我们从这些中断的文明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军事的先进性在文明的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族的多次入侵是导致政治实体中断的关键因素;精神贫困往往使人们在困难面前无所适从。

在世界各原生文明中,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中国的文明也是从原始阶段发展而来的。唐代学者杜佑说:“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有巢居穴处焉,有不封不树焉,有手抟食焉,有同姓婚娶焉,有不讳名焉。中华地中而气正,人性和而才惠,继生圣哲,渐革鄙风”。地理条件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价值重大,而圣哲的出现使“人性和而才惠”的中华文明特质变得更为显著。

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