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安全、清洁”的科研环境,还是一地鸡毛?
今年6月、7月、9月,在国际科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学术期刊《自然》连发多篇文章,都是表达对美国行为的担忧,甚至直言“外国科学家大批撤离对美国科学将是巨大的损失”。
▲《自然》杂志:外国科学家大批撤离对美国科学将是巨大的损失
怎么理解这种损失?
就拿人工智能这个新兴领域来说,保尔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全球人工智能最顶级的NeurIPS 2019 大会上,共有15920位研究者提交了6614篇论文。
其中,59%的研究者隶属于美国机构和公司。
但他们之中,真正美国本土的研究者,只占到了20%,剩余29%来自中国,18%来自欧洲,还有8%来自印度。
这意味着,许多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域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顶尖研究者,是外籍科学家。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集聚了最多的顶尖人才,却不知道:
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美国1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40名是外国引进的;
613名科学院院士中,有141名是国外引进人才;
美国大学培养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大约1/3都是外国人。
从更长的历史脉络看,美国科学家中移民的比例,1960年是7.2%,2007年,是27.5%。
如果美国要把针对外籍科学家的行动扩大下去,无异于自断臂膀,自己阻断曾经让美国强大的一条道路。
美国“成功”驱赶外籍科学家的代价不止于此。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张文泽告诉谭主:
“从研究的角度上说,现在全球一体化的程度都非常高,每个实验室的数据通过各种平台可以很快地分享。如果你人为排斥某个国家的研究者,会在你自己获取数据、展开研究时造成很多实质性障碍。”
不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它背后的联邦调查局、国会有没有认真算过这笔账?
“成功”迫使大量外籍科学家离开美国,“成功”阻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合作,对于美国来说,是值得庆幸,还是值得悲哀?
科学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