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打造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去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中长途冷链车辆通行效率有所提高。不过,在部分城市,由于对货运车辆通行管控较为严格,使冷链末端配送面临“进城难、通行难、停靠难”等问题。秦玉鸣呼吁,相关部门应完善政策,对冷链车辆适当放宽交通管制,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海市近年来开展了有益探索——科学合理规划冷链等配送车辆在城区的行驶路线、停靠地点和时段,充分给予其城区通行权和停靠权。
——要完善相关标准,让行业发展有章可循、更加规范。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先后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行驶温度记录仪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让冷链运输环节有了更多标准支撑。“当前,冷链物流面对的市场需求、客户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服务提出了全新要求。完善标准体系将是冷链物流的必经之路。”秦玉鸣认为。凌彦宇也表示,冷链链条很长,除了运输,还有生产、配送、仓储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打造覆盖各环节、更细化更完备的冷链标准体系。”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冷链运输需求走高,方便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转运的标准化冷藏集装箱将派上更大用场。”中远海运旗下造箱板块负责人表示,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也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关键。
——要推动市场整合,促进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较为分散,百强企业销售收入仅占市场份额10%左右。“现在的冷链物流行业有点像10年前的快递行业。”希杰荣庆物流总裁熊星明认为,随着社会资本关注度提高,行业在未来几年一定会加快整合脚步。下一步,交通运输部等部门也将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引导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组织方式,推动冷链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6日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