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4)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4)
2020-09-13 16:21:26 新华网

以“绿”奔富

“大家看看我手里的这款牛肉干,肉质紧实,纹理清晰,虽然价格有点高,但绝对和你们平时吃到的不一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网络主播洛家太手持当地生产的牦牛肉干,手机屏幕上不断滚动着网友留言。

牦牛肉干、藏红花、黑枸杞、牦牛奶,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特色农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富了牧民口袋。服务中心主任王宁介绍,自去年11月以来,仅牦牛奶已销售21吨,帮助1483户贫困户增收超过15%。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被公认为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凭借优质资源禀赋,青海大力发展牦牛、藏系羊、青稞、冷水鱼等“青字号”特色生态产业,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助力农牧民走上小康路。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镇吉龙村,26岁的藏族青年扎西东知正在给羊毛被进行压花绣图,10分钟可以绣好一床,一天下来能绣30床。

吉龙村是牧业村,255户牧民入股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合作社里3000多只藏系羊为生产纯羊毛被褥提供优质原料。“2019年,合作社羊毛被褥的纯收入达31万元,77户贫困户得到了分红。”合作社理事长多吉杰布从没想过土生土长的藏系羊能带来这么多收入。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4)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村民尕么吉在缝制藏装(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牛粪可以烧火做饭,可以砌围墙,可以煨桑。“可沉积在牛圈底层的牛板粪有什么用?”青海省天空牧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才让加时常想起,当初乡亲们双手插在羊皮袄的袖筒里、小声嘀咕的样子。

“以牛板粪为原材料生产的有机肥,现已广泛应用在人工种草、黑土滩治理、草场恢复中。”才让加说。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每年可提供约1500万吨有机肥原料。2019年,果洛州久治县整合援建资金1700万元,在智青松多镇新建公司生产有机肥。截至目前,公司有机肥订单接近1万吨,初步估算可实现年产值800万元以上。

“这一袋能卖8块钱,去年光卖牛板粪就挣了3000元。”久治县索乎日麻乡章达村牧民班巴高兴不已。草场茂盛了,载畜量必然升高,牧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7)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村民德吉在新建的院子里晾晒衣服(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1)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村民在村里休闲健身(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