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从天而降”,打破了高原苦寒之地世代无法用电的困境。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来自玛查理镇噶丹村的47岁藏族妇女康吉感叹生活巨变,过去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洗衣裳时,她从未想过洗衣机能带来这么多方便。
以前,住在扎陵湖畔尕泽村的康吉一直过着照明靠酥油灯、做饭取暖靠牛粪的游牧生活,家里仅有的“电器”是一把手电筒。
2016年9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果洛联网工程顺利竣工,玛多县终于接入稳定、可靠的大电网。2019年,康吉一家通过易地搬迁,搬进了县城,家里也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和电灶。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电网(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8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以“绿”促“绿”
清晨,年保玉则山下的草场晨雾弥漫。生态管护员尼玛裹上厚实的藏袍,戴着红色袖套,骑上摩托开始巡山。
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年保玉则山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尼玛家就在山下的索乎日麻乡索日村。“环境保护好了,山就会一直绿,水就会一直清,天就会一直蓝。”尼玛一手拿着装垃圾的麻袋,一手拿着铁钳。“我负责调查、记录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变化,也巡查盗猎盗采情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山下牧民却换了“吃法”。放下牧鞭守护绿色,4年间,尼玛或步行或骑摩托每天巡山3小时,两天走遍1000亩草场。每月2000元的工资让尼玛一家有了稳定收入,更坚定了他守护家园的决心。
如今,在广袤的三江源地区,活跃着1.7万名生态管护员。他们依靠生态扶贫资金让三江源区满眼绿色,也将朴实的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阴柯河村,当地牧民关却卓玛在阴柯河牧委会日赛牧女环保小组活动照片墙前留影(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