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新华社辽宁阜新9月13日电题:坑底向上
——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新华社记者郑直 树文 李铮 张逸飞
深达百余米的矿坑里,越野车的线条和周围5亿立方米的煤矸石山一样坚硬粗犷。曾经不分昼夜响彻机器轰鸣的矿区,如今被汽车发动机的嘶吼声填满。
赛道所处的矿坑,和坑边高耸的煤矸石山,见证了辽宁阜新这座东北城市一百多年来的兴与衰,以及从坑底向上爬坡的决意与梦想。
“因煤而兴”
在阜新赛道城净山公司工程师刘丽智的记忆里,八十年代,她上小学的路有些曲折。
“要爬过一个坑,从坑那边下到坑底,然后从坑底爬上去。”
刘丽智出生在阜新新邱区的一个矿工家庭,她的家就在矿坑旁,这里是赛道城的所在地,也是阜新五个城区之一。清光绪二十三年,也即1897年的一次洪水冲刷后,新邱发现了露头煤,阜新的百年煤矿史就此开始。
“因煤而兴”——这是提到阜新时,避不开的一句话。
阜新人提起海州露天矿,语气中难掩骄傲。这里,一度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期间,这里是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作的场景被印在1960年版5元人民币的背面。
从1953年到2003年,海州矿累计为国家生产了2.1亿吨煤炭。用60吨一节的火车皮运输,连起来的车厢总长度超过5400公里——和黄河几乎一样长。
在新邱,当时矿上的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仅仅来自建设国家的荣耀感。
“我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是52块8毛7。”66岁的老矿工郑佰礼回忆,那时候的肉一斤不到一块,每个月还可以领到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