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改革以来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为了与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其负债成本,高息揽储的动力随之下降,从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今年6月份,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64%和2.71%,较2019年12月份下降30个和34个基点。代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也已降至1.5%以下,低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所下行。
因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LPR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了“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改革后的LPR由报价行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报出,可以较好地反映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强化了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联动性,有效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二是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在央行并未调降存款基准利率的情况下,近期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均有所下降,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向存款利率的传导效率也得到提高。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央行下一步重点工作。央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推动LPR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8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存款利率定价行为,维护公平定价秩序,督促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对于后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落脚点,袁东阳认为,一是进一步解决存量贷款尤其是存量企业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问题;二是打破刚性兑付,降低非市场因素对报价利率的扰动;三是推进信贷市场、债券市场、权益市场互联互通,降低融资限制,完善利率-风险曲线,让企业能根据自身需求、以一定的风险调整后的成本自由选择融资渠道和方式,推动利率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