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万家灯火明 坝上有神兵——安徽宿松长江大堤上的“守护者联盟”群像(2)

万家灯火明 坝上有神兵——安徽宿松长江大堤上的“守护者联盟”群像(2)
2020-07-16 20:58:24 新华网

4天前,三洲村被洪水围困,当地村民紧急转移,不少人家中的贵重物品、大额现金没来得及带走。经过对水情的充分研判,县里15日组织船只和专业救援人员,有序护送村民返回家中取出所需物品。

同舟的还有宿松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黄弘等三名救援人员。

回到家中,大水过膝。取完现金,黄付美发现冰箱还泡在水里,她心急如焚,救援人员帮着把冰箱搬到高处,她才放心地返回冲锋舟。

“这已是今天上午第三趟了。”黄弘说。

蓝天救援队是一家当地的公益性救援机构,成员有公务员、个体工商户、医生等,黄弘就是一名公务员。

“为了确保村民回家取东西安全、方便,我们在每艘冲锋舟上还配备了一名水性好、身强力壮的民兵。”堤畔的二郞镇武装部长黄太玮说。

同黄太玮一同值守的,还有几天前从60多公里外驰援这里的25名民兵。很显然,他们与蓝天救援队配合得很默契。

为了24小时守住各个堤段,防止村民私自或半夜返回洪水里的家中,黄太玮和战友们轮班倒。他们的吃喝,是志愿者送来的矿泉水、方便面或盒饭;他们的床,是附近村小学的课桌。

“防汛大脑”:防哪里、守哪里,我们出方案

汇口镇水利站,是长江入皖的第一站,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水利站。汛期以来,29岁的刘甜甜已20多天没回过家了,因为水利站只有他一人。

四年前,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的刘甜甜来到汇口镇水利站工作。“当时长江汛情严峻,我是直接去江堤上报到的。”就这样,刘甜甜在洪水中入了职。

汇口镇呈“前江后湖”地理形态,每逢汛期,刘甜甜都要负责近20公里堤段的安全,巨大的压力常常令他难以入眠。

“大堤安危,人命关天。汛期一到,这里的一切都与我有关联:巡堤、组织民工、联系技术人员查险抢险……”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