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4月17日电题:舞好“龙头”带“龙身”——天津推进产业链复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元旭、王井怀、王晖
渤海畔一条生产线上飞机机翼的重新振动,不久便沿着产业链传到大西洋岸边工人的手上;海河边一家企业汽车发动机的再次轰鸣,很快就传到东南亚供应商的耳边。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干部下沉、政策下地,抓“龙头”、带“龙身”,规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9%,“链式复产”为“双战双胜”提供有力支撑。
“龙头”带“龙身”产业链“动”起来
近千米的生产线上,几十台汽车车身依次排开。每台车身旁,几名“90后”小伙子分工协作,快速组装零部件。下班时,车间上方红底黄字显示屏亮出“512”,当天第512辆哈弗汽车驶下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好比‘龙头’,上下游产业链好比‘龙身’,‘龙头’一动,整个‘龙身’就跟着舞起来了。”车间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总经理张国欣形象地比喻说。
一辆汽车有3万多个零部件,一二三级供应商达几百家,遍布全球。哈弗汽车天津生产线一复产,上游保定的变速器生产商、大连的双离合控制模块生产企业,再上游上海的摩擦片生产工厂,直到日本的零部件企业,一环带一环,机器全部响起来。
距离长城汽车天津生产基地十几公里的空客天津总装线,也早已忙碌起来。
不久前,这里向尼泊尔交付了复工复产后的首架飞机。“这是疫情以来空客中国交付的首架飞机,有力带动了航空产业链复工复产。”空客天津飞机交付中心合同部负责人刘浩远说。
“龙头”起,“龙身”动。截至3月底,天津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9.7%,复产率达到87.8%。其中,长城汽车等三大整车厂的复产,带动800余家配套企业;空客天津总装线带动起上百家航空制造、维修、货运等企业。
“双战”夺“双胜”工作队“沉”下去
聚焦重点,以点带面。为牵好复工复产的“牛鼻子”,天津市3000余名干部“下沉”,覆盖4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
干部成了“辅导员”。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是大众集团在中国生产中高端变速器的唯一企业。复工复产之际,芬斯特曼等企业负责人正在隔离观察,一连串的难题摆在企业面前。
此时,下沉干部敲响了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梅志红第一时间和企业负责人进行视频沟通,实地考察企业每一处细节,担起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辅导员”,定制版方案很快出炉。当芬斯特曼结束隔离走进工厂时,产能已经恢复到近五成。
干部成了“协调员”。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复工时,上游企业还没有动静。急企业之所急,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发函协调后,工作人员徐潇当起具体事务的“协调员”。她每天打电话,催促外地厂家推进复工,直到企业没了后顾之忧。“多方努力下,企业顶住疫情,实现逆势增长。”企业负责人秦世龙激动地说。
干部成了“宣传员”。疫情后,天津市多项惠企政策相继出台。“新政策实时更新,我们要当好‘宣传员’,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情况。”帮扶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的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11工作组组长张军说。
在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帮扶干部为企业送来的政策明白表,涉及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就业社保、房租减免等优惠措施。“一张表格背后,是全市对产业链复工的努力。”公司总经理马岩说。
“抱团”共“战疫”国内外“通”起来
受疫情影响的全球产业链,正在渤海边重新动起来、响起来,带动起全链条的振动频率,为全球抗疫及产业链恢复增添了底气。
在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5条生产线24小时火力全开,一片片口罩滤芯鱼贯而出。截至目前,这家企业出口口罩滤材6吨,助力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抗“疫”。
在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记者留意到多对机翼停留在车间里。此前,由于“龙头”企业一时难以完全恢复生产节奏,“大部件供应企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同幅度减产,压力传导给上游,二是自己消化。”马岩说,企业选了第二条路,也就有了停放的机翼。
对此,英国一家企业在一次供应商视频会议上连连说“谢谢”。马岩说:“世界经济是一体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港口是世界产业链运转的枢纽。4月11日,天津港“零缺陷”接卸空客飞机大部件第500架次,保障了龙头企业全球物流运输的稳定。此前天津港还提出,班轮公司可选择将无法在国外港口卸下的集装箱,暂存天津港码头,来缓解海外部分港口封港带来的船货滞港压力。
各方努力下,天津产业加快恢复。目前,空客天津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的业务范围正向A350机型拓展,有望于2021年实现交付。“现在,天津快速成长为世界航空产业版图的重要成员,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企业生产,天津还可以为世界航空产业做更大贡献。”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支持中心主任杨林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