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疫情与经济紧密相连。该如何认识这组数据?在重压下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稳健前行?
在抗疫中保持当前发展水平殊为不易
在一季度,疫情暴发,抗疫斗争打响,我们跟疫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较量,到3月底,国内疫情传播已基本被阻断。在整个一季度里,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中国主动采取措施,降低了人员流动和经济生活的强度。这种做法符合科学规律,也被实践证明卓有成效。在抗疫斗争的背景下,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这种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殊为不易。
虽然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但是我们看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始终得到较好的保障。
尤其是,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向好的成效,复工复产科学有序地开展,3月份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明显降幅收窄。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8.4%,但在3月份只同比下降了1.1%,基本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而去年3月恰好是去年全年工业增长水平最高的月份。3月份降幅收窄的还有很多其他指标。
一季度,就业和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脱贫攻坚任务也在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
中国经济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
在判断当前形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并没有改变。基本面就在脚下,长期向好的趋势仍然握在我们的手中。中国经济有着相当规模的总量,产业链保持着完整状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在遇到一些突发挑战的时候,自身调整修复的能力比较强。
我们有着14亿人口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意味着消费回补和新消费潜力的释放,都有巨大的空间。新动能、新产业都有着较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连年推进的情况下,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扩大短板领域投资,有现实空间。重点改革在不断推进,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有着梯度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越是经济发展遇到重压之时,中国经济的韧性就愈发宝贵,巨大的回旋空间就显得特别关键。
做好与外部较大风险长期相处的准备
3月份以来,疫情在全球继续加剧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在加剧。此时,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和外部较大风险长期相处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其实全球都在做着类似的判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判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该《报告》也对中国经济做出了新的预判: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是1.2%,而明年有可能达到9.2%。
此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深思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的——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兜住底迎难而上强信心化危为机
下一步继续努力,我们应兜住底、迎难而上,强信心、化危为机。
“兜住底”,在过去一段时间,从中央提出的很多公共政策和各地努力中,都能看到——
第一,是有针对性地关照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
第二,要把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还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变化当中把握新的机遇,善于把当前的“危”转化成发展中的“机”。
在一季度数据中,就能看到这样的亮点。比如,跟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服务相关的一些数据,高技术产业发展数据,保持着很好的增长态势。
今天,在很大的外部风险考验面前,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还有企业家们,面对疫情时体现出来的勇气,在面对经济难题时,也非常需要。有这种勇气在,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的指挥、部署,我们就有更大的信心和底气,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