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曹继军任鹏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领奖台上,群星闪耀,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蓬勃力量的展现。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一口气捧回7项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更有两个“最高奖”来自同一学科,格外引人注目——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主导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斩获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则是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一所高校长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积淀,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传统学科在新时代的再出发。为了这一刻,几代造船人“板凳一坐十年冷”,完成一次次接力;为了这一刻,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老中青三代人不懈奋斗,追逐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110号”教研室
在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编号“110”的教研室,这是学校编号第一的教研室。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时代风云。
就是在这个教研室,交大的研究团队开发出“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研制出“天鲸号”“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就是从这个教研室,走出了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的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以及他们身后的一批批人才。如今,它的名字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设计研究所。
2018年,“新海旭”号绞吸挖泥船起航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它也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该船的核心设备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