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社会各界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正面典型,生动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广这些好经验好做法,特撰写10篇典型案例文章,以期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然而,部分地方在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邻避效应”。
为有效破解“邻避”困境,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
江苏率先响应,2018年在全省确立了40个开放点,在已开放的环保设施中,常州市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表现较为突出,通过推进环保设施开放,从前“闲人免进”的设施单位变为向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有效破解了“邻避”困境。
走出去,请进来
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处于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和旅游景区四区交汇处。项目所处城镇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给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好是好,但不要建在我家后花园。”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筹建初始,当地群众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普遍存在担忧和顾虑,并认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认为政府和企业会联手隐瞒相关信息。
如何化开不信任的“坚冰”?
唯有了解,才能信任。2006年,在项目建设前期,常州市政府组织当地村民前往上海、苏州、宜兴等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标杆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范运营。“走出去”,让公众眼见为实,减少了公众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抵触心理,颠覆了公众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脏、乱、差”的传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