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国饭碗:让近14亿人吃饱吃好 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9)

中国饭碗:让近14亿人吃饱吃好 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9)
2019-06-24 15:26:51 中国经济网

改革与时俱进,机制创新为种粮人减负

【一部新中国粮食发展史也是农村改革史。通过一次次改革,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改变了农村面貌】

中国农业博物馆四号展厅,有一尊三足青铜圆鼎,一米高的鼎上铭记了历代田赋变迁。这尊“告别田赋鼎”是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2006年铸造的,就在这一年,中国实行2600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宣告终结,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甩开包袱的种粮农民,从此阔步前行。

一枚1981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如今在收藏品市场上可以卖到几百元,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有多重要。那个年代,没有方寸大小的粮票,有钱也买不到粮。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各地发行使用。作为计划经济的特征,在使用票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年代,不仅粮食、食用油,甚至买糖、蛋糕、肉、鱼等都必须使用票证。

改革开放后,经营制度的调整对于生产力、土地产出的促进作用始于小岗村。“过去一大二公影响了农民投工投劳,而大包干让土地释放出了增产潜力。”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刘合光分析说,通过家庭承包使得农业生产中高昂的监督成本内部化,重构了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基础,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农业生产力,很快解决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短缺问题。

“菜篮子”“米袋子”,都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中国的改革丰富了人们的饭碗和餐桌。今天,站在北京日吞吐3.6万吨蔬菜水果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大门前,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亚洲最大的蔬菜水果交易市场在1985年还只是新发地村的“土市场”,几辆三轮板车就是货架。新发地市场创始人张玉玺回忆说,1985年,北京放开了肉、蛋、菜等5种农产品的价格,同时打开城门,欢迎各地蔬菜进京,新发地村的菜农们开始在村口摆摊卖菜。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