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解局】一门思政课,为何值得中央开场高规格座谈会?(4)

2019-03-19 13:47:19  侠客岛    参与评论()人

很多年前,思政课作为学校的基础课,往往一上就是好几百人的大班,思政课的师资配备不足,专职少,兼职多,学术水平有限,学校教学中,思政课没得到足够重视,被边缘化等等,导致思政课无法满足学生期待,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和困惑,无法在思政课上得到积极回应和解答。

要知道,青少年时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但社会阅历又较少,对社会感知却最敏锐,对各类社会现实问题尤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互联网时代,往往一个热点,一呼百应,但背后常常是意气用事,缺少理性和冷静,这又增加了青少年工作的难度。

岛叔也听闻不少高校辅导员抱怨工作难做:你跟年轻人苦口婆心讲道理,他比你说得还头头是道。你所讲的东西不能说服学生,不能引导他们正确、客观认识现实问题,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一个思政课的老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习近平提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而这最要紧的还是第一条:政治要强,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个关键还是要内外合一。你讲思政课,是不是真信、真懂、真用?是不是发自肺腑的认同、赞赏?岛叔相信,如果思政课的老师对自己所讲的怀有真诚的信仰,他的一举一动,是真正具备感染力的。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开好思政课的关键。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