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解局】一门思政课,为何值得中央开场高规格座谈会?(3)

2019-03-19 13:47:19  侠客岛    参与评论()人

这就是说,思政课不仅是大学的课程,也不仅是高考的必备科目,应该覆盖学校期间的整个年龄段。只不过形式方面要更加多元,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一切要以效果为导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意思很明确,从易到难,但内在脉络是贯通的,这个需要教育部门非常精心的课程设计。

思政课讲什么?习近平提了“三个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可以说,这“三个文化”是思政课的内容来源,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更照顾未来。

这就把思政课的思路给打开了,不光是马列毛邓,还可以加历史,加形势和政策分析,还可以加很多东西,形式也可以更多样。打卡考试是一种形式,讲座也可以,社会调研也不错……内容有点像学校里的通识课,只不过有着更明确的政治导向和要求。如果只讲思想和理论,不讲政治,那思政课也会被带歪。这是思政课的鲜明特点。

【解局】一门思政课,为何值得中央开场高规格座谈会?

在复旦大学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陈果,成了网红


不过,有意思的是,习近平在提到思政课改革创新时说,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想性提到了第一位。接下来提的8个“相统一”,打头第一个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习近平没有展开论述政治性,而是重点论述了思想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透彻、彻底,真理的力量,这些用词也是相当斩钉截铁了。这背后其实也有个现实关切,就是现在思政课缺老师,缺优秀的老师。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