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新说,把握好松紧适度的“度”,既要保持总量合理,也要着力优化结构。一方面,要把握好总量,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特别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乡村振兴、“双创”以及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政策怎么有效提高效率,在传导机制上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朱鹤新表示,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使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打通环节,提高效率,解决好金融机构传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朱鹤新表示,支持民营企业、支持小微企业是坚定不移的方向,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的双支柱导向方面都给予了落实和支持。总的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信贷投入有了很大增长。
“下一步,要持续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平台的搭建来支撑,解决一些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的问题。”朱鹤新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