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南泥湾: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2)

南泥湾: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2)
2019-01-04 15:18:59 新华网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

一到南泥湾,三五九旅就迅速掀起开荒生产热潮。他们制订了边生产边训练的计划,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兵。王震提出“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参加生产劳动。

三五九旅一名叫李位的模范班长,在一次开荒竞赛中,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纪录。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又涌现出了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加上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据统计,1941年,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蔬菜实现完全自给。到1943年,开荒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

60多年后的今天,拥有1万多人口的南泥湾镇,种植和养殖业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南泥湾镇正在成为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