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曾是北京市的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旧工业厂房资源丰富。近年来,朝阳区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挖掘工业遗存富矿,推动工业遗存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44家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完成改造建筑规模223.1万平方米。
北京城市建设四十年的发展脉络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文体设施拔地而起,CBD、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相继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首都建设拉开大幕,离不开“勾画蓝图”的规划师。在北京规划展览馆时空隧道般的展廊中,引领城市发展的历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在展出。在一张张生动的规划蓝图中,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改革开放前曾有三版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共编制过7版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专家赵知敬说,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等内容。“规划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让每一位市民的生产、生活都很理想,因此编制规划并不容易,要从生活点滴去研究。”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批从国外归来的专家和一些刚离校的年轻人就开始了北京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共编制过1954年第一版总规《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8年第二版总规《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1973年第三版总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在规划专家赵知敬看来,改革开放之后的1983年版总规是一部拨乱反正的总体规划。“北京市人大还通过了一部《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确保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落实。”赵知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