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医改办在忙活一件大事~
发改君先带大家看一组数据——
到2017年底,
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力争达到90%以上;
按病种分组付费的病组数达到300组以上;
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将到20元以下……
到2020年,
按病种分组付费方式将覆盖全部病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
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
人均预期寿命达82.4周岁……
听起来是不是很期待?
这些,都是《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十三五”医改重点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总体来说,实施方案共确定6方面23项重点任务,主要从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收入结构、改革支付方式、推进智慧医疗、改变就医格局、加强综合监管、促进医改协同八个角度切入。
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分级诊疗制度体系、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更加完善,覆盖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健康医疗信息标准化建设达到新水平。
接下来,善于解读政策的发改君就把《实施方案》中的亮点梳理出来给大家,注意听讲哦~
1
基层医院转诊病人挂专家号优先
北京将推动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0.5张康复护理床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作为北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包括完善家医收入分配机制,开展慢性病按人头付费试点;探索以人群健康指标为考核标准,引导家医关注居民健康等。
同时,北京将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并研究制定政策,研究制定鼓励医保患者选择其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体系。
为优化就医格局,北京将逐步提高二三级医院预约挂号比例和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挂号比例,专家号优先提供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实名制预约。
2
政府定价范围逐渐缩小
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将继续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将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主导,非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
在今年4月实施医药分开改革的基础上,北京市医疗价格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实施方案》提出,适时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项目价格以及药品、耗材价格和费用。
北京的医药分开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阶段,本市将继续通过同步联动改革,挤出价格水分,进一步规范药品全流程管理,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落实分类采购,鼓励集中带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为医保付费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腾出空间。同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北京还将制定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同时,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另外,《实施方案》还提出,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问责机制,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
按病种分组付费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2017年,北京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推进住院按病种分组付费工作,并向二级医院推广;对于精神障碍等需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探索按床日付费;研究实行门诊按人头付费,引导慢性病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到2020年,上述改革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
北京还将探索建立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计到2020年形成制度框架。
此外,北京还将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和社保卡系统,更好地为符合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同时,京津冀地区社保转移接续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将得到完善优化,推动三地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和医保定点互认。
4
探索医疗服务留痕加强监管
《实施方案》提出,深化药品耗材采购制度改革,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降低采购成本,为医保付费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腾出空间。
在监管方面,《实施方案》提出,针对医疗行业专业技术性强、部分服务不易保存客观证据、难以准确计量的特点,探索医疗行业服务留痕。还将加快推动医疗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和医护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制度,建立执业行为与医师信用评价挂钩机制。
此外,针对儿科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实施方案》还提出,将支持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和典型病例临床示教。加强全科、产科、儿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中药等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