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功能正在大腾挪,力度前所未有,决心毅然决然。功能疏解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口上,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增量同比减少16.5万人,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升到降的拐点,比2015年下降3%。这一拐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北京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年年初,全市范围内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始了,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拆除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整治,城乡结合部整治,地下空间和群租房整治,棚户区改造、直管公房及“商改住”清理整治等城市管理措施结合起来,与人口调控目标挂钩,确保完成年度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调控任务。
疏解非首都功能,顺应了城市发展规律,也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评价。北京市西城区一项针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调查显示,居民对疏解区域性市场的满意度最高,达到96.8%,对本地区棚户区改造以及群租房整治的满意度相对偏低,为93.3%。
对于疏解,市民打出“高分”是因为,几乎已经固化的“大城市病”,让人无可奈何,近乎麻木。一朝破题,城市减负了,人们的压抑感也逐渐烟消云散,神清气爽。
接下来,城市治理还有许多精细化举措。2017年9月18日起,北京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对上路行驶的超标排放车进行处罚;到2020年,北京全部市级机关要建成节水型单位,50%以上的市级事业单位、60%以上的教育、宾馆、饭店、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要达到节水型单位标准;到2035年全市基本实现无煤化……这些无不显示了治理“大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细致、艰巨、漫长。
北京的“大城市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经过此番疏解整治,得以缓解的“大城市病”的预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长远行动。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二三十年内,北京的“大城市病”不会轻易复发。
“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疏解大型医疗机构,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解决“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为北京城市发展划出了一道道红线,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守住红线,北京才能防止“大城市病”,才能守望城市的未来。(千龙网评论员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