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兴春:中印需用更多合作消除“战争情绪”
11月21日只是每年中平常的一天,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对这一天没有特殊的记忆。相比之下,不少印度人觉得这天比较特殊一点。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而印度输了这场战争。时至今日,不少印度人仍没有走出这种“战争情绪”。
印度士兵向解放军投降
被利用的情绪
56年前,因为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中国和印度发生了持续一个月的边界武装冲突,因为由印度的“前进政策”挑起,在中国称为“对印自卫反击战”;因为失败,在印度则被称为“中国侵略印度”。占据国际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多选择接受印度的说法。
而且,印度在国内也异常敏感地控制着与此不同的说法。例如,1963年印度陆军中将亨德森·布鲁克斯和印度军事学院院长巴贾特准将合作撰写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调查了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分析了印度失败的主要原因。但该报告完成后就被作为印度国家的“高级机密”不予公开。战时驻印度的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马克斯韦尔根据报告被泄露的部分内容和自己的调查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印度对华战争》一书,结论是“中国是受害者,印度是入侵者”,但该书长期在印度被列为禁书,直到前几年才解禁。
正因为印度官方的这种“历史叙述”,印度不少人对这场战争有着误解,对中国则产生了一种对抗和敌视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成为印度政党之间可以利用的工具。如2014年印度大选期间,作为反对派的印度人民党要求执政的国大党公开《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指责国大党“他们在试图隐晦什么?”“我们有权知道哪儿错了?”。但人民党上台后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以“全面或部分地公开这份报告、或透露任何与此报告相关的信息,都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排除了公开这份报告的可能性。其实,通过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和报告被作为高级机密,印度精英和国际社会已经能判断这份报告的基本内容,只差一个官方证实。
> 擦出更多火花 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耶达技术转化中心的约西?达什蒂博士,6日第一次来到乌镇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 “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很好,环境很美。由于刚到,还没有时间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