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孙成昊:北约还能做美欧关系“稳定器”吗
北约峰会今明两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这次峰会吸引了外界瞩目,也将成为西方世界面临的又一次“压力测试”,而这一次,压力仍然来自西方内部。
在美国对待北约和欧洲安全机制的态度上,可以看到两幅似乎矛盾的画面。一方面,“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向北约发起一系列冲击波。从特朗普竞选时高呼的“北约过时论”,到去年5月北约峰会上对集体防御条款的“大打太极”,再到去年7月访问波兰时传递西方团结信息的“标准化”演讲,美国北约盟友的心情仿佛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尽管当前特朗普对待北约的整体言论有所收敛,但军费分担问题仍是美国与北约盟友的焦点问题,核心是特朗普要求北约各成员国尽快将其GDP的2%用于国防开支。本次峰会前,特朗普还不忘向北约盟友喊话,“你们要支付自己的账单。美国不会包办一切”。这一要求的根源在于特朗普坚持以“美国优先”原则指导其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利益当先、责任置后,认为盟友任何“搭便车”的行为都是耍无赖。
必须看到的是,欧洲防务开支近几年已经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北约威尔士峰会上,北约成员国签署“防务投资誓约”,主要内容就是号召那些没有达到2%标准的成员国停止削减防务相关预算、逐渐增加防务支出,并在10年内实现GDP的2%用于国防开支的目标。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国家猛然意识到自己并非已经迈入“后现代”,而是仍要面临“战争与和平”的考验,地缘政治博弈的现实促使其不得不继续加大防务支出。
实际上,过去的美国总统同样要求盟友增加军费开支。但与特朗普不同的是,他们推动盟友增加开支的部分原因,是针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考虑,而特朗普给盟友的理由纯粹从经济角度出发,只是为了避免美国再“吃亏”。特朗普对北约“功利化”的认知已经让欧洲盟友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欧洲担心美国的安全保障不再是无偿和无条件的,欧洲的战略“松懈期”或将终结。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领导人和官员纷纷提出欧洲应加强战略自主,不仅要在经济上与美国“有限切割”,还要在安全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和捆绑。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姚丽娟) 北约峰会将于当地时间11日至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然而,峰会还未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因军费开支及贸易问题与盟友展开一轮口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