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云谈音乐
华人在海外
名家访谈
社会掠影
文化风情
 

音乐欣赏,欣赏什么?如何欣赏

    

  无副作用的“瘾品”

  有人说,音乐一种会令人上瘾,俱有麻醉效果的东西,不过,请放心,它和溘药不同。这是最温和、最无副作用的“瘾品”,尽可大胆享用毋须担忧。某种程度来说,的确如此,音乐可以忘忧解劳,心灵随著美妙的音符,彷彿脱离凡尘,进入另一个世界。至少,我们称它为“心灵安慰剂”,是一点也不夸大。尤其,古典音乐历久弥新,特别禁得起时代的考验。当然,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乏味,没有重金属音乐来得刺激有味。每个人偏好不同,一旦牵涉到口味问题,就很难论断。不过,换个角度来想,一般流行歌曲通常只有几个月,了不起几年寿命,既然古典音乐能流传上百年,应该有它的道理存在,恐怕不全是附会风雅。所以,本书将针对历代古典音乐保存下来的经典之作逐一介绍。希望平日较少接触古典音乐的读者因了解而心生喜爱,原来就倾向古典乐者,更加亲近它。

  古典音乐,曲高和寡?

  麻烦的是,古典既然和人类文化、文明、艺术扯上关系,背后就有许多复杂的历史渊源。造成爱乐者心理的负担,以为这不单纯是感官听觉的享受,因而心生排斥,由于文化的隔阂,大家认为西洋古典音乐“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古典音乐是那种必须买票入场,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在演奏会大厅恭敬聆赏的“高级舶来品”。

  实际上,并不见得如此。古典音乐同时也可以是雅俗共赏的大众音乐。例如,许多电影的主题曲及配乐便是采用古典音乐的片段或全曲。例如,电影“魂断蓝桥”便是取自萧邦练习曲第三号。

  “口味”与“偏好”可以训练培养

  除了先天的“口味”与“偏好”,其实,兴趣可以经由训练来培养。例如,我们小时候听的儿歌,可以维持到长大以后,依然念念不忘,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同样道理,如果经常接触古典音乐,时间久了以后,也会因熟悉、习惯而被接纳。所以,先不采取排斥态度,多听、多接触,时间久了,也可以听出感觉与兴趣来。

  不可否认,对音乐接受与领会的程度和长的环境非常有关系,西洋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是欧洲,与我们生长的环境有所隔阂,欣赏起来多少会有“隔靴骚痒”之感,就像我们的国剧对欧洲人而言,只是嘈杂的敲锣打鼓,他们听来一样是不知所云。因此,在欣赏西洋古典音乐之前,必须对文化背景先有听认识,以便拉近距离。

  “耳熟能详”

  再下来,是“耳熟能详”的训练。多听、多接触,亲切感就自然而然产生,大大提高接受的能力。一般,我们欣赏音乐,多半是“纯感情式”的,全凭个人喜好直觉来作判断。例如,前面提过的儿歌,它们不见得有很高的音乐价值,但因常听的关系,便产生“耳熟能详”的亲切感,而胜过任何“伟大”的音乐。因此,经由接触而熟悉,是培养对古典音乐喜好的第一步。古典音乐新鲜人可以先选择“入口即化”,马上能够品尝的曲子,一般说来,听众较能接受的大众化口味属于古典及浪漫时期作品。

  当下赋予音乐生命的诠释者

  通常,音乐的流程是— “作曲家—诠释者(演奏家)—爱乐者(听众)”。三者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沟通互动更是非常重要。尤其,作曲者本人大半作古,无法现身说法,因此,居中传达的演奏者,经常是音乐成的的关键。所以,选择好的演奏家是欣赏音乐时必须列入考虑的因素。

  为什么会是无聊 + 哈欠?

  有人在古典音乐演奏会现场,哈欠连连,甚至呼呼大睡。这时候,别忙著归咎听众水准太差,音乐素养不够。经常,这和演奏者的功力有关,不见得一定是身为演奏者,音乐是一种凭感觉的东西,而感觉,又非常抽象,是一种非理性的直接反应,无法用长篇大道理来说服,“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喜欢”。如果演奏者不能唤起听众兴趣,便非一场上乘的演奏会。

  别迷信大牌,要有所选择,“货比三家不吃亏”

  所以,不要随便拿来一张CD或唱片就听,不够水准的演奏恐怕会破坏胃口,得不偿失,好的CD可能贵些,但值回票价。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演奏者或乐团来诠释,可能给听众业迥然不同的感觉。这种情形,即使在著名演奏家或乐团身上都会发生,更何况是一般泛泛之辈。例如,卡拉扬还在世时,他所指挥、世界数一数二的柏林交响乐团,便是以演奏贝多芬的交响乐曲见长,对于其它作曲家的作品,虽也不差,但功力表现就不见得是一流,味道可能差了一点。

  为什么同一首曲子演奏出来,差别会那么大?理论上,既然能够出唱片、开演奏会,就属百分之百上的专业人士,他们视谱能力一流,该强、该弱的地方;轻、重、快、慢,绝对一点不马虎,但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味道”或“神韵”就是有差别。这其中奥妙,全凭感觉,很可能就在换气、连接、呼吸地方不够顺畅,就在百分之一秒的瞬间,感觉、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好、坏的评断标准

  “好、坏”,这话该怎么说呢?很简单,不能引发兴趣、抓住感觉,让你凝神倾听,就是功力、水准不够的音乐。毕竟,欣赏音乐不是服“中药”,必须忍受“良药苦口”的痛楚。小提琴大师艾萨斯坦(Isaac Stern)曾说:““天才”与“非天才”的差别在,前者是霸道的,它不容许你大声呼吸,它“命令”你全神贯注,竖起耳朵去听”做不到这一点,便显然不够好。

  虽然普通听众不见得是音乐评论家,好、坏,也说不出个道理,但,只要你克服迷信权威或崇拜西洋古典音乐的心理障碍,“感觉”会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换句话说,能感动你,就是好的。所以,书中介绍乐曲的同时也会顺便推荐CD原因即在此(当今之世,对演奏家而言,进唱片公司录音室几乎和登台演奏一样重要,再加上剪辑技术发达,录不好的地方可以多次重来,调整到满意为止,因此完美的程度可能要甚于现场,但现场则是硬碰硬的真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带来真正的乐趣。

  莫让“伯牙碎琴”

  无论如何,音乐世界蕴藏无限宝藏,有待大家慢慢挖掘,这只是一个进阶性的入门手册,尽可能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先引发读者兴趣,才有机会进入音乐的殿堂。总之,欣赏(appreciation)的训练应当从小开始培养,并且可以终生学习,不只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会欣赏音乐的孩子也不会变坏”。最重要的是,音乐必须有有人欣赏,它的存在才有意义,听众的重要性不亚于演奏者,在此呼吁大家一起来“共乐乐”,让伯牙不再有知音难寻之憾。


本文摘自张筱云女士著《音乐欣赏》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