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题:“新北京人”的新年“新”愿
新华社记者
长期“漂”在北京的张晓雅,因为北京的新政策实现了安居梦;海外归来的刘欣宇,在北京将海外所学用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拿到“绿卡”的也门小伙阿哈迈德,开始他在北京的创业之旅……今年春节,3位找到“家”的感觉的“新北京人”,将与家人朋友团聚在北京,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新的一年,他们又许下新的愿望。
“新北京人”实现安居梦
2017年9月底,张晓雅拿到了乐活雅苑公租房的钥匙,结束了长达5年的北漂生活。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是张晓雅一家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2012年大学毕业后,张晓雅来到北京,在房山区的一家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刚来北京的时候,她住在单位的宿舍里,结婚成家以后,开始了四处租房的生活。
“以前租房子心里很不踏实,不仅房租贵,而且要随时准备搬家。”张晓雅说,大儿子的出生使得居住条件更加紧张,能有一个稳定的住所成为张晓雅最迫切的期盼。
2017年,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在公租房、自住房中为“新北京人”开展专项分配试点的消息,让长期漂泊的张晓雅看到了希望。
2017年6月,位于西南六环的房山区乐活雅苑公租房项目开始面向京籍无房家庭、“新北京人”进行专项配租,张晓雅通过层层审核,顺利分到一套两室一厅59平方米的新房。
“这次搬进新居,小儿子也刚刚出生,第一次在北京有了‘家’的感觉。”张晓雅说。
春节将至,张晓雅的父母专程从老家保定赶到北京,与孩子们共度新春佳节。“这是我们第一次与女儿、女婿在北京过年。以前都不常来,她租住的地方太小。现在女儿有了自己的家,我心里头特别高兴、特别踏实!”张晓雅的母亲陆金英谈起新房,笑得合不拢嘴。
“‘新北京人’为北京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提起新年的愿望,张晓雅说,“真的希望北京的保障房能分给更多的‘新北京人’,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和家人团聚在北京。”
在京工作是投入“家”的怀抱
两年前的除夕夜,37岁的河北廊坊人刘欣宇远在瑞典。那一年的年夜饭上,虽然有妻儿和当地朋友的陪伴,他却控制不住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两年后的2018年,刘欣宇已经回国一年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他继续从事曾在海外深造近10年的碳化硅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今年,刘欣宇将与家人在北京过春节。“我已经逐渐融入这座城市,在这里不管是投身工作还是亲朋相聚,都有‘家’的感觉。”
2017年,刘欣宇获得北京市第12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海聚工程”)称号。“北京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的扶持力度都让我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国外的生活虽然安逸,但缺少国内这样的创新创业大环境,许多想法受到资金申请等流程的制约难以实现。
“一个项目从产生想法到实现产品生产只需要很短的周期;开发区为归国人才解决了居住证、子女上学和医疗等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刘欣宇说。
除此之外,开发区还为归国人才创造了多种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刘欣宇看来,这些利用产业集聚优势提供的跨平台交流机会减少了企业间的沟通成本,为碰撞新点子、新想法营造了好的环境。
“希望在新的一年,行业内上下游的合作会更加便捷和紧密,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更多突破。”刘欣宇说。
“我要给宝宝取个中文名”
19岁高中毕业便来到中国求学,最爱看的中国电影是《神话》,手机里保存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朋友》……来自也门的27岁小伙阿哈迈德去年在北京开始了创业生涯。
阿哈迈德的团队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中国的技术和互联网商业模式传播到阿拉伯国家,并帮助中国公司开拓阿拉伯市场。
“北京拥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并以创新为荣。”阿哈迈德认为,自己选择北京一方面因为这里的创业政策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接触到最适合的应用技术。
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统计,在北京,已有662位外籍人才办理了“绿卡”,成为“新北京人”。2017年底,阿哈迈德正式拿到了“绿卡”。
“证件拿到手的时候我真是太激动了。”阿哈迈德说,“那一刻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阿哈迈德日常办公地点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和海归人才聚集于此。春节前两天,园内的共享办公区里,工作人员依然在电脑前忙碌着、为梦想拼搏着。
今年过年,阿哈迈德将和妻子一起去合伙人家里过年。“春节时一定要拜年,还要拿红包。”阿哈迈德开心地说,他自己很喜欢这种感觉。“还要和大家一起看春晚。”
“新的一年我们想要一个小宝宝。”阿哈迈德说,“我正在考虑给孩子取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记者吉宁、鲁畅、盖博铭、樊攀、孔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