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显得非常割裂。中国的低利率产品受到热捧,而美国的高利率国债却无人问津。
昨晚美股突然下跌,原因是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失败,几乎没有买家,导致美债价格暴跌,收益率飙升至超过5.1%。与此同时,中国多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以建设银行为例,活期利率降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分别降至0.65%、0.85%、0.95%和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则降至1.25%和1.3%。这说明在中国,即使是1.5%的利率也能吸引大量资金。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中国放弃了蒙代尔三角中的资本自由流动,选择了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因此,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中国实行超低利率,美国则维持超高利率。
中国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降低银行利率旨在鼓励消费和减轻贷款压力。而在美国,由于债务规模庞大且美联储利率高企,每年用于支付国债利息的支出约为1.13万亿美元,占总财政收入的约23%。特朗普政府曾通过加征关税来弥补债务缺口,并一直施压美联储降息以减轻债务负担。
理论上,美联储可以通过借新还旧来偿还债务,但前提是债务扩张速度要与GDP和财政收入相匹配。如果无节制地印钞,美元信用将面临崩塌风险。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也反映了市场对美国偿债能力的担忧。当市场开始质疑美债信用时,不仅美债价格下跌,美股和美元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股债汇三杀的局面。
如果全球对美元资产失去信心,引发“美债抛售潮”,美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危机,国会也无法再提高债务上限,形成负向循环。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从美国扩散到全球的例子,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美国金融资产在全球金融机构中广泛持有,一旦出现问题,会迅速波及全球。
解决美债问题的方法包括提高税收、控制支出、加快经济增长、降低利率和保持适度通胀。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业革命提升生产力,稀释债务。极端情况下,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剧,资源类国家不再仅使用美元结算,迫使美国进行彻底的财政重组甚至技术性违约。
美国庞大的债务问题如同一把悬在全世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概率不高,但始终存在。了解历史和制度运作有助于理解当前局势,而不是简单归咎于阴谋论。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能完全掌控整个世界,肥尾效应告诉我们,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远高于传统预测。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句话揭示了美国经济政策对他国的影响。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多数时间里依赖债务发展。最近,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国债市场遭遇历史性抛售
2025-04-29 12:10:43高关税或是压倒美债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