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正迈向2025年。这一年将成为变革的关键时刻,中国大学需要以战略敏捷性赢得主动,避免错失转型机会。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以及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表示,文科缩招和减招只是表象,关键在于深度调整文科教育以适应时代需求。未来学科应打破传统壁垒,围绕问题灵活组织,并能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进行调整,具备弹性、灵活性和流动性。不适应时代的文科可以缩减招生规模,而调整后适应时代的文科则可以扩大招生。
近年来,文科缩招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几年前,刘永谋就提出文科学术博士可以考虑减少招生规模,以实现减员增效。他并不反对研究生扩招,但反对太多人从事学术研究,主张大多数人获得专业文凭即可,因为过多的研究人员可能会导致学术质量下降。
中国人历来重视文科,文科缩招的观点自然会受到批评。古代中国轻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直到科举制度废除后,理工科才开始在国内建制化发展。如今,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视文科的国家之一,无论从业人数、学生数量还是经费投入,都处于世界前列。1999年的高校扩招浪潮中,文科扩张最为显著。因此,在这种氛围下,谁提议缩招文科都会遭到批评。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文科缩招是大势所趋。疫情和智能革命加剧了这一趋势,但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文科已经不适应智能社会的发展。国外许多高校也在缩招文科,因为他们主要依靠社会需求和经费支持,没有需求的专业会被砍掉。国内很多人反对文科减招,主要是因为教育部和领导掌握着资金,他们需要考虑社会需求。
韩国教授聊三国:中美俄三国时代,中俄既要“蜀吴联盟”,也要警惕“荆州之困”。...
2025-03-13 15:52:20韩国教授聊三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官网近期更新显示,原任美国莱斯大学终身教授的钮凤林已回国担任该学院杰出讲席教授
2025-02-17 14:47:25美国莱斯大学终身教授钮凤林已回国最近,有粉丝向上海辟谣平台举报,称圈群中有人传播“上海退休教授靠阳台核电池供电”假消息,希望公开辟谣。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相关消息大概率是造谣者用AI技术编写、制图并剪辑视频。
2025-03-31 11:58:16吉林12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史家、教育家、孙犁研究专家郭志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郭志刚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孙犁研究专家及作家
2024-12-06 11:53:3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