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以来,美股引领全球市场大幅下跌,而A股市场则持续上行,上证综指创出年内新高。港股市场也一反常态实现大涨,“东升西落”的呼声渐起。
中国资产为何能够走出独立行情?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我们系统性复盘了2000年9月-2001年6月、2008年11月-2009年3月和2014年7月-2015年6月三轮A股和美股表现脱钩、A股独立上涨的历史经验,以期为当前市场提供参考。
2000年9月底至2001年6月底,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万得全A分别上涨18.9%、7.4%、15.3%,同期标普500、道指和纳指分别下跌15.3%、2.8%、45.2%,A股相对美股的超额收益为34.2%。
为维稳经济,1997年底起,中央政策加速放松。央行于1997年10月23日下调存贷款利率1.1%和1.5%。1998年年初召开的“两会”提出“保8”目标,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放开民营企业的外贸进出口自主权、放开房地产市场刺激内需等。此外,国企开始了“三年脱困”战役。
2000年,中国经济增速反弹并走出通缩困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维持宽松,叠加国企改革,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工业品价格逐步企稳回升。200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49%,结束了此前连续8年的经济增速回落。PPI和CPI同比增速也先后回升至正增长区间。
政策面上,1999年决策层将目光转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定位得到全方位拔高。一系列政策如允许国有企业投资股票一级市场、打通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融资渠道等,推动资金入市热情。随着国内经济和企业盈利复苏、流动性环境维持宽松,A股市场进入新一轮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