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7年后的2032年12月撞击地球”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自媒体文章将此次可能的撞击与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相提并论,引发网友担忧。那么,这颗小行星到底是什么来头?它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撞上有多大的破坏力?人类有哪些应对策略?
2024 YR4是2024年12月27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特拉斯望远镜系统发现的小行星。它的轨道比较奇特,绕太阳一圈需要4个地球年,从外向内运行过程中会穿越地球轨道,周期大约是4年一次。据科学家分析,2024 YR4直径在40米至100米之间,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预计2032年12月22日会在距地球约127699公里处掠过。
最初估计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2%,触发了“都灵指数”3级警报,意味着具有显著风险,需要密切关注。随后,这一概率升至1.6%。然而,到了2月21日前后,NASA数据显示,撞击概率降至0.28%,都灵指数也降为1级,表明该天体对地球的威胁很小。
小行星撞击概率的波动主要源于观测数据的持续更新和轨道参数的动态修正。前两日正值满月,强烈的月光干扰导致小行星观测能见度降低,数据采集受限。随着月光干扰减弱,观测条件改善,轨道测算精度提高,撞击概率大幅波动。
若2024 YR4真的撞击地球,其破坏力相当于770万吨TNT爆炸,足以摧毁一座城市。不过,小行星进入大气层后,剧烈的空气摩擦可能导致空爆,分裂成许多碎片,形成陨石雨,从而减小撞击地球的破坏力。
目前,人类已经形成了对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研判和预测能力。通过地基光学望远镜等设备,可以探测追踪危险小行星,提前预报撞击时间、落点及危害程度,并采取有效处置手段。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并评估撞击效果。
人类已成功预警11次小行星撞击事件,时间误差也很小。首次准确预测发生在2008年,当时预测出的撞击时间误差仅为15秒。因此,即使小行星真的逼近地球,也不必过分焦虑,应相信科学的力量。
一觉醒来,听说小行星要攻击地球了。这不是危言耸听,NASA 前两天公布了一颗名为 2024 YR4 的小行星,预计在 2032 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从 1% 上升到了 2.3%
2025-02-11 11:43:12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比考上985大近日,一颗代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科学家对其撞击地球的概率评估从最初的1%提高到了最新的2.1%
2025-02-19 14:40:19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在快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