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经济学家表示,印度企业去年第三季度盈利不佳、投资疲软是导致经济放缓的另一个因素,这阻碍了印度国内创造急需的正规就业岗位。金融集团Motilal Oswal的分析显示,企业投资占GDP的比重近年来有所下降,从2008财年的约25%下降到2020财年的约13%至14%。印度经济监测中心首席执行官马赫什·维亚斯表示:“由于投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位,经济未能创造足够多的优质就业机会,从而无法刺激消费支出。”
进入2025年,随着新任印度储备银行行长上任,许多经济学家预计货币政策将会放松,政府支出也将增加。尽管如此,瓦尔玛表示,“势头仍会减弱,这种情况至少还会持续六个月”。他认为,需求尚未回升到“引发新产能扩张”的水平,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抑制了印度企业投资扩大国内产量。过去几年,在美国政府“减少对华依赖”的压力下,一些美国企业开始视印度为替代中国的“新制造业中心”,进行所谓的“降低供应链风险”操作。印度政府和企业也想将印度打造为“中国替代品”,吸引外国投资。但现实是,印度在贸易上日益依赖中国,并对美国贸易战略构成挑战。去年9月,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贸易数据和经济专家分析称,随着印度扩大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药品等商品的生产,印度经济本身也变得更加依赖中国的进口。对于致力于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以及“降低”对华商业关系风险的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这种动态是一种现实考验。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下,美企通过印度“降低风险”根本不现实。有印度学者称,讽刺的是,在印度政府推行“自力更生”战略之际,印度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外国技术知识,尤其是中国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