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高质量发展的脉动,2024年的中国经济展现出充沛的动力和活力。这一年里,新质生产力在中华大地稳步发展,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记者深入园区、工厂、产线,触摸产业向上攀升的蓬勃脉动,感受到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从白山黑水到南方海滨,从秦岭腹地到长江沿线,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强劲动能。例如,陕西延安的机器人在田间穿梭采摘苹果;福建厦门的智能工厂将制衣时间由3天压缩至3小时;安徽合肥的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完成130多个国家发送的量子计算任务。
传统产业蝶变升级,钢铁、纺织、机械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赛道崛起;未来产业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创新捷报频传。实体经济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新动能。
我国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从传统三元锂、磷酸铁锂到半固态电池,再到最新的全固态电池,电池材料研究接连突破,助推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同时,我国拥有强大的供给和需求优势,有利于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应用。C919大飞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仅研制就有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带动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实现集群式突破。
此外,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内蒙古鄂尔多斯深挖风能、太阳能资源,壮大“风光氢储车”集群;四川宜宾利用水电优势,发展动力电池产业;贵州贵阳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擦亮“中国数谷”名片。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发力,低空经济、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措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捷报频传,彰显了中国制造实力的新提升。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在崇太长江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这些成就离不开完整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通过补短板、提效率、促融合,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更多硬核大国重器挺起制造业脊梁。
流动中国的亮丽风景也映照出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铁路年发送旅客首超40亿人次,航空公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首超7亿人次,快递年业务量首破1500亿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消费需求的释放,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业态持续升温。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通,进一步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开放魅力。
展会作为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一场场展会在各地接连举办。无论是中国品牌博览会还是进博会,都展示了新技术新产品,反映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势头。需求端的积极变化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坚实支撑,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市场需求广阔。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需求潜力得到有效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
中国大市场的广阔需求对中外企业都是公平的,许多赛道如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拥有广阔空间。唯有主动作为、提质增效、推陈出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实现更大发展。
原标题:宏观调控有力有效——二〇二四年中国经济观察②“多亏有500万元信用贷款,我们能够尽快新建厂房和生产线。
2024-12-10 09:18:04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宏观调控有力有效原标题: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二〇二四年中国经济观察③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在地下700米深处建成,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海南文昌
2024-12-11 08:07:51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2024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出炉,显示进出口总值实现了6.1%的同比增长,标志着贸易规模再度刷新历史记录,整体趋势持续向好发展
2024-07-13 08:12:50透视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