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学生作业中AI使用泛滥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据报道,大三学生傅雪在一周内完成了7000字的结课报告,其中大量使用了GPT-4进行内容组织和图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写作效率。这种现象在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少学生甚至私下购买ChatGPT会员,视其为“科技付费”的新趋势。
AI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大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助手。无论是论文润色、数据分析还是创意构思,AI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辅助。自ChatGPT向公众开放以来,拥抱AI工具已成为趋势,许多研究人员和高校学生开始习惯用各类大模型来协助他们完成论文润色、编写分析数据代码和制图。
然而,AI的广泛使用也引发了教师的深切担忧。许多高校教师发现,学生的作业中充满了AI的痕迹,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显著下降。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翎子指出,学生的作品在依赖AI后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和人文关怀,变得空洞无物。她甚至能轻易判断出学生所使用的具体AI工具类型,这进一步印证了AI技术的普及程度。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始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复旦大学率先发布了《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提出了禁止使用AI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规定,对AI工具的使用作出了详细规范。这些规定为学生们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与AI的“和平共处”互动模式。
在本该体现思辨性和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中,AI可以轻松实现大包大揽。我们在夸赞其“生产力”之余,必须认识到: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还需用对用好。学生过度依赖AI不仅会导致原创能力下降,还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面临挑战。尽管技术浪潮无法阻挡,但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能被摒弃。
天津人对早点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在天津大学,这种热情尤为显著。对于学生来说,早餐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早起的一大动力,毕竟“吃饭是天大的事”。10月29日清晨,校园里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
2024-10-30 06:07:08高校用1000只大闸蟹哄大学生吃早饭在重庆市荣昌区,一群来自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实践团开展了一项温暖人心的活动——他们开设了“AI照相馆”
2024-07-10 20:44:55大学生用AI让村民实现云旅游11月22日3时56分,我们迎来了小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寒而地未寒”,所以下雪次数不多,雪量也不大,因此得名小雪。俗语说:“小雪腌菜”
2024-11-22 15:10:51小雪:天地初寒情更暖近期,剧集和综艺领域多少受到了奥运会的冲击,能在这一时段保持高热度的作品实属难得。《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简称《唐诡之西行》)便是一例,不仅观看量突破万次,豆瓣评分也超过8分,展现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2024-08-08 09:58:54《唐诡之西行》里的中式梦核:唐味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