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今年的冬至是128年来最早的冬至,下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将出现在2028年。
冬至日标志着太阳直射点开始北返,之后北半球所有地区的白昼将逐渐增长。今年冬至有一些特别之处。首先,从日期上看,今年冬至日是12月21日,而很多人印象中通常是12月22日。这是因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回归年计算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而现行的阳历(公历)通常一年有365天,每四年为一闰,闰年有366天。因此,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5小时或6小时,但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这样,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因此,冬至在公历的日期有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3日三种可能。
从时间上看,今年我们将迎来128年来最早的冬至。上一次出现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发生在1896年,时间为12月21日15时29分25秒;下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将发生在2028年,时间为12月21日16时19分19秒。
今年冬至,农历和阳历日期“同步”,这非常罕见。这里所说的“同步”是指冬至发生在农历中的“日”和阳历中的“日”相同。今年冬至节气的交节日期是阳历12月21日,而冬至在农历的日期则是十一月二十一,所以今年冬至节气都在二十一日,农历时间和阳历时间出现了“同步”现象。
有人认为冬至之日是北半球全年夜长最长的一天,理应也是日出最迟、日落最早的一天。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每天都不相等,产生“真太阳时”。为了日常生产、生活的便利,人们制定了钟表所使用的“平太阳时”,即把“真太阳时”平均化,导致每天都有均等的24小时。因此,“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每天都有一定的“时差”。
此外,由于地球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倾角,这个倾角造成了地球气候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这个倾角的平均值为23度26分,与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相同。以广州为例,今年冬至日的日出时间为7时03分39秒,日落时间为17时46分31秒,夜长时长为13小时17分08秒。冬至日,广州日出时间比全年日出最迟之日(1月16日,日出时间为7时10分17秒)提早了6分钟38秒,比全年日落最早之日(11月28日,日落时间为17时40分22秒)推迟了6分钟09秒。因此,冬至日只是全年昼长最短、夜长最长的一天,而不是日落最早、日出最迟的一天。
3800年前在华夏大地的腹地有一片古老的土地历经时空的斗转星移
2024-08-10 08:53:01文脉华章|穿越千年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
2024-09-12 08:02:56最早的“中国”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周风耀古
2024-09-13 15:58:03新闻多一点|这个博物院里有最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