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GPU的设计离不开强大的制造支撑,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能力虽然仍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关键技术节点上已取得显著突破。
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是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企业,它们的技术进展为国产GPU的制造提供了重要保障。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已进入量产阶段,且正在快速推进N+1(接近7nm)工艺的研发。华虹集团则在特色工艺上表现突出,其28nm制程具备高可靠性和高良率,特别适合于国产GPU这类对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际*代工厂如台积电、三星等已实现5nm、3nm量产,这些制程更多用于智能手机SoC和高端CPU。但在GPU领域,先进制程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GPU与手机芯片制造,截然不同的需求曲线。
GPU芯片的制造需求与手机芯片有显著不同,智能手机芯片强调小型化和功耗控制,需要先进的制程工艺,如5nm甚至3nm,以实现高集成度和低能耗。GPU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器中,计算性能和并行处理能力是关键,这使得GPU在功耗和尺寸上的要求相对宽松。14nm和7nm制程,完全能够满足主流GPU的性能需求。
这种需求差异意味着GPU的制造“门槛”低于手机芯片,例如,英伟达的上一代A100GPU采用的是7nm工艺,其性能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AI模型的训练需求,而国产厂商的旗舰GPU产品在14nm制程下也能达到“可用”水平。对比之下,制造GPU芯片对工艺的要求更可控,进一步降低了生产门槛。
产能需求,小规模生产的制造潜力。
相比智能手机芯片动辄上亿片的年需求量,GPU市场对产能的需求显得更加“友好”。以全球GPU市场为例,2023年英伟达的AI训练GPU出货量约为200万片,而整个高性能GPU市场的规模也不过千万片级别。
英伟达的股市表现持续耀眼。继去年股价攀升超过两倍之后,今年又实现了翻倍增长,其市值接近2.8万亿美元,跃居全球市值第三的企业
2024-05-29 11:56:40分析师称英伟达市值将达10万亿美元近日,英伟达公司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公告,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涉及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
2024-12-09 19:40:30英伟达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