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刚是此次“春节”申遗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春节”这项文化遗产的内涵。在申报过程中,团队尝试从时间维度定义这一项目,从小年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从旧的一年跨入新一年的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人们会采取特定的文化实践来确保这一过渡的平安顺利,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符号具有吉祥、和谐、美满的寓意,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如此阐述“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节日活动包括社区举办的庙会、社火和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申遗文本特别强调,“过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这一项目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多种社会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朱刚解读,春节活动涵盖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仪式庆典、传统手工艺等多项非遗,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时间与自然时间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
泰国总理府发言人吉拉育于12月4日宣布,当天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泰国的传统美食“冬阴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12-04 20:40:01泰国冬阴功申遗成功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12-07 21:00:34看中国的非遗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