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一份里程碑式报告揭示了全球医疗的系统性缺陷——仅在美国,每年至少有4.4万人因医疗伤害而死,而这些事故本可避免。时至今日,情况仍未好转。《英国医学杂志》(BMJ)近日刊发研究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10余家机构,不少手术患者会遭遇医疗不良事件,其中近一半属于重大伤害。而且,超80%的不良事件肯定“有办法避免”。
马萨诸塞州是美国乃至全球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州内有哈佛医学院等知名院校和医疗机构。因此,这一研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BMJ同期刊发评论称,“我们必须要问,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患者安全状况依然没有改善?”
“哈佛医学实践报告”是全球首个探究医疗伤害根源、发生率的开创性实证研究。它分析了1984年美国纽约州51所医疗机构、共30195份病例,发现每100名住院患者中,就有3.7例医疗伤害。此后几年,哈佛团队在美国犹他州、科罗拉多州反复研究,最终确认相关事件发生率约为3%。“这是一场在医疗机构内盛行、名为医疗伤害的流行病。”中国台湾法学教授杨秀仪就此撰文称,全球普遍认可这一数据。
这篇BMJ研究文章正是这一报告的延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膜后肿瘤专业(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腹部创伤组)主治医师肖萌萌表示,医疗不良事件或医疗伤害是指那些和医疗行为有关,本可以避免的意外身体伤害。某三甲医院外科医生陈丹补充说:“它得分情况,是病情复杂程度使然,还是术者本身的技术性问题,或是患者本身条件所致。中国人口基数大,相对而言,手术不良事件还是不少的,多表现为并发症。”
以关键词搜索文献,能看到我国有海量分析。例如,2020年6月,一名49岁女性到医院取骨折术后的内固定钢钉。一个月后,她发现有1枚钢钉滞留体内。医院自查称,这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2017年,江苏省某人民医院报告两例医源性血管异物案例,其中之一是护士不小心切断留置针,导致软管断在患儿体内。今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从一名6岁孩子体内取出一截18毫米长、牙签粗细的留置针软管,它滞留孩子体内超过5年。
供职于北方某综合医院的王强还听说过科室给错药的事件。结果发现一串问题:住院医师处方时剂量错了,上级医师审核不足,药剂科没及时处理异常,医院信息系统药物最大剂量建档不全……这印证了那项里程碑式研究的结论: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追责医护个人的意义有限,因为问题更多在于整个医疗系统中。
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不良事件上报制度。2011年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将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时间限定在2小时内。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数据,在5483家医疗机构中,共上报不良事件1483212例,每百名出院人次主动报告不良事件1.98例。《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提出,各医疗机构需进一步开展系统性改进工作。
BMJ刊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2018年马萨诸塞州11家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为基准,抽取1009名18岁及以上手术患者信息。经过一群高年资护士历时1年的审查、筛检,有383名手术患者(38%)被认为至少经历一项不良事件。其中160项(16%)性质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最常见的医疗伤害是外科手术相关问题(49%),其次是药物不良事件(27%)、医源性感染(12%)、跌倒或压疮等护理疏漏(11%),以及输血反应(0.5%)。研究总结医疗伤害的“三大高发场景”,依次是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胸外科手术相关的医疗伤害最多。从责任划分看,主治医师犯错频次最高,然后是护士、住院医师和高级执业医师。
值得注意的是,8名资深临床专家花了4个多月时间,逐点研判、复盘、验证了这些数据。在能够确认原委的593项不良事件中,60%被认为“存在避免可能”,另有21%属于“肯定或大概率能避免”的医疗事件。
总体来说,BMJ报告的手术医疗伤害发生率高于“美国外科手术质量改善计划”指标。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源于电子病历不断进步,提高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以及上报机制不断完善,更多事件被记录下来。非营利性组织“医疗改善研究所”倡导关注患者医疗安全。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edar Mate点评称,考虑到如今可手术患者的病情更重、治疗更复杂,“美国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应与20年前持平。”美国医院协会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负责人则认为,BMJ所刊发的研究不准确。他告诉CNN,根据CDC最新统计,美国医疗相关感染率其实正在下降。不过研究者也曾声明,数据来源局限、不能代表全美水平。
作为患者代表,因医疗事故丧子的Helen Haskell受BMJ邀请撰写评论。她直言研究结果令人不安,“问题并未有效解决,患者医疗安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2000年11月6日,Haskell之子、15岁的Lewis Blackman因感染性休克离世。事后调查发现,Blackman遵医嘱服用的止痛药是罪魁祸首。它导致消化道穿孔,引发出血、感染。用药期间,父母们多次向医护求助,称孩子很痛苦,但无人响应。
今年7月,BMJ子刊Quality&Safety也关注到了医疗伤害。相关文章显示,1990年至2019年,全球医疗行为导致的患者伤害事件增长59%,从1100万例增至1800万例。老年人,尤其是65-69岁者是受医疗伤害影响最大的群体。可能的原因包括文化轻视、医护人手不足、未能利用现有技术实时检测和预防不良事件。
各国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手段层出不穷。我国卫健委每年度发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相关调查,积极鼓励各医疗机构建立上报机制。医疗机构也在改进。比如,由分管医疗院长牵头,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和报告系统,主张由追究个人责任转变为明确系统漏洞。西部某医院建立激励机制,表扬积极上报、整改的个人和科室,对于特定上报还有50元/件的单项奖励。这还能与奖金、职称聘任等直接挂钩。
肖萌萌所在医院严抓手术安全。“手术前,如果患者身上没有手术部位标识,外科大夫没有完成病人核对,麻醉医师绝不开始麻醉。手术结束,先核对纱布、器械,如果数量对不上,就不关闭体腔。这些都是硬指标。”肖萌萌坦言,有些医护可能会吐槽流程冗长、复杂。但大家也都理解,因为每一个规章、制度的背后,都是沉重的代价和教训。“东北某医院曾出现患者核对偏差,结果做错手术,给甲状腺病患者开了胸,给心脏病患者切了甲状腺。”
陈丹表示,要减少手术相关医疗伤害,有效的管理方法包括做好围手术期病情管理,比如术前详细检查、对病情进行定性,确定困难程度,改善术前的营养状态,寻找最合适的手术时间窗,不要盲目手术,并且也要做好术后出现相关不良事件的应对预案。医生需要经历“学习曲线”磨炼,从按部就班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到处变不惊,这需要一个过程。医生既要敬畏生命,也要在磨炼中精进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WTT澳门冠军赛已拉开帷幕,首回合较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男子单打项目中,中国乒乓球队有两名选手初战告捷,成功挺进16强。其中,林高远将与韩国选手高承睿对决,而梁靖崑的下一个对手尚未确定
2024-09-12 16:29:25林高远1比3不敌高承睿11月19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第六轮比赛,中国队主场1比3输给日本队。
2024-11-20 02:36:26世界杯预选赛安宁缓和医疗是在不进行过度医疗的情况下,为重病患者、生命末期患者减轻身体不适,给予他们全维度的支持和抚慰。
2024-06-27 13:16:13什么是缓和医疗10月29日,福建德化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10月27日晚上10点左右,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一小区发生一起因口角引发的伤害案件。两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人无生命危险
2024-10-29 21:49:00泉州警方通报小区伤害案件致1死1伤8月26日晚上8点左右,兰山区义堂镇的三义庄村与涑河南村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导致3名村民不幸遇难,另有7人受了轻微伤,部分民房也遭到了破坏。灾情一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火速赶往现场展开救援
2024-08-27 13:44:00山东临沂遭遇极端天气致3死7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