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揭示了一个现实,即当今世界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具备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回顾历史,海战曾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认为现代战争应当迅速结束。然而,俄乌战争再次改变了这一认知,长时间的大规模中高烈度消耗战才是真正的现代大国战争。
战争初期,许多人认为俄罗斯表现不佳,一年内未能征服乌克兰。但随着战争持续了两年半,局势逐渐明朗,俄罗斯实际上正在逐步削弱北约的实力。实践证明,唯有实战才能检验真理。
这场冲突让过去俄罗斯与北约通过军演和沙盘推演验证的战术、装备及战法显得过时。相反,中国在演习中被嘲笑的一些设定却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例如,在中国的朱日和演习中,参演部队常抱怨刚下火车就被判定全灭,或蓝军伪装成平民跟踪红军等。而西方国家的军演则更注重形式上的公平竞争,经常是双方展开军队后才开始对决。
俄乌战争中,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采用了全天候24小时无人机加卫星组合的方式,并随时待命进行打击。即使是小型作战会议也难以逃脱导弹、火炮或制导炸弹的攻击。此外,市民监视俄军行动路线成为常态,传统的钢铁洪流战术已不再适用。即使俄罗斯的重装部队也需分散部署以避免被发现。乌克兰几次尝试集结军队,结果均在行进过程中被俄军火力打散。
狙击手和特种作战小组的作用也在减弱。巷战中遇到狙击手,通常会使用后方火力或单兵武器直接清除目标。野战中的狙击手面对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热成像无人机检查,导致特种小队渗透变得困难。目前唯一保留的渗透作战模式是在敌方城市制造混乱和治安问题。
装甲部队方面,大规模坦克集群冲锋已成为过去。俄罗斯损失的数百辆坦克大多是在零星战斗中被摧毁的,而非大规模冲锋。乌克兰多次集结装甲部队试图突破,最终都被俄罗斯消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广为人知的闪电战和信息化快速作战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战场环境。在卫星和无人机的监控下,战争又回到了一战式的消耗战模式,比拼的是谁先耗尽装备或人员。这种战争模式,只有中美俄三国能够承受。
俄乌冲突刚经历了一轮激烈的互殴战,但作战的主力不是两军的前线士兵,而是远程奔袭的无人机。
2024-08-30 10:02:01无人武器如何成俄乌战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