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毅表示,自己曾经也是留学的孩子,但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签证政策,自费留学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她观察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本科生出现在她的课堂上,这些学生自费来到美国留学,与她这一代留学生有很大不同。这激发了她创作《留学的孩子》一书,试图了解这些年轻留学生的真实情况。
在马颖毅看来,留学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美国之前(包括申请的过程)、社交和学业上的双重压力以及毕业后的安排。从留学生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巨大不同,这种不同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焦虑。许多本科生要进行所谓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无论学工程还是社科,都要进行通识教育,这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初很多人选择留学是为了“镀金”,以便在国内找到更好的工作。但马颖毅研究发现,大部分本科生选择继续在美国读研究生。无论是哪里的父母都希望复制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教育改变是一种有效方式。此外,父母也希望孩子有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全人教育、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
留学之后面临的困难不仅限于文化冲击,还会在生活方式上产生困惑。例如,不少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后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马颖毅解释说,这些孩子在国内有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有一个明确的结构,但出去以后没有这样的结构。美国很多课程没有考试,需要学生有长期规划的能力,而这正是中国学生缺乏的训练。
作为中学老师的袁媛对此深有体会,她提到刚入学的国际课程学生常常感到困惑,因为没有作业让他们和家长都感到焦虑。傅强也指出,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显著,美国中产阶级以上压力很大,但中产阶级以下则相对不在乎。
就业问题也反映出中美两国的认知差异。在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并不会质疑上大学的意义,而在美国,如果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且贷款还不上,就会质疑大学存在的意义。这体现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不同。
新一代中国留学生所体现的雄心与忧心的双重性,也反映在他们的父母、家族以及同龄人群体中。留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交流的过程。通过关注这一群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和社会变迁,进而反观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如何理解教育、未来乃至自己的国家与世界。
全球化智库(CCG)最新发布的《2023-2024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揭示了中国留学领域的新动向。报告指出,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情并未减退,继续稳居全球留学生输出国首位
2024-05-30 17:00:18留学人数的激增导致海归不断贬值自高考改革以来,针对外语考试,英语不再是唯一选择,可以选择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2024-06-07 11:13:07小语种高考人数持续增长在对阵巴林的客场比赛中,印尼队原本志在夺取3分,却因裁判阿尔卡夫的超长补时而遭遇戏剧性转折。补时阶段超出预定时间,巴林队借此机会打入扳平一球,令印尼队几乎到手的胜利缩水为平局
2024-10-12 14:13:10相比国足一名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在新加坡不幸离奇身亡,此事引起了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这名女生来自浙江宁波,正处在青春年华,近期刚向多所世界级名校提交了入学申请,包括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及墨尔本大学等
2024-05-29 08:54:1620岁宁波女生留学新加坡蹊跷坠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