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首日,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创纪录的2144.8万人次,超越了五月份2069.3万人次的纪录,时间仅仅相隔五个月。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国铁路总里程在国庆前突破16万公里的新高度。当前,我国铁路在年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及货运量方面均居全球首位,高铁营业里程更是超过4.6万公里,超越世界其他国家总和。这张由16万公里铁路编织的庞大网络,为中国的活力与流动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铁路系统的不断扩展,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出行。以喀什古城为例,国庆期间迎来了旅游热潮,单日游客量高达23.46万人次。新疆铁路的持续优化,尤其是“喀什号”直达特快列车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乌鲁木齐与喀什间的旅行时间,成为游客出行的首选。这种“即刻出发”的旅行方式,因铁路网络的密集、线路的多样化和高效便捷而变得流行,同时也促使地方积极将铁路与旅游资源结合,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为了满足国庆期间激增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例如,呼和浩特至额济纳间的列车增频至每日运行,武汉局加开234列夜间高铁,北京南站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并增加出租车供应,确保旅客顺畅换乘。
16万公里的铁路网不仅便利了人员流动,还为国计民生重点物资的高效运输提供了强大支撑。铁路部门通过创新运输模式,如北京局的固定编组循环货物列车,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同时,铁路货运系统通过增加运力、优化服务、丰富产品种类和降低运输成本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国内物流体系中的关键角色。
铁路的发展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与增长。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加深了两国的连接,也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如促进了旅游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此外,铁路建设还特别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巨大,结束了145个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并继续运营公益性的“慢火车”,助力乡村振兴,惠及数亿人次旅客和货物运输。
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区域均衡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8月4日的《新闻联播》展示了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新进展与成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国家画卷。世界遗产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共有59项世界遗产,包括40项文化遗产、19项自然遗产及双遗产
2024-08-05 17:42:48“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大运河,这条跨越浙江至北京的壮丽人工河,穿越八省,见证了人类最早的开凿技术与宏大规模,其里程之长,无愧于世界之最。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启了新的篇章
2024-09-20 13:10:00“流动的文化”如何传承焕新北京长安街西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在首钢园区激战正酣。这是北京自1961年举办世乒赛以来,首次承办国际顶级乒乓球赛事,再度掀起“国球”热潮。
2024-10-05 10:52:23“赛事黄金周”彰显中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