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导演胡玫耗费18年心血打造,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首日票房不足170万元。名著改编,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最受争议的,是将王熙凤贪图林如海家产修建大观园的阴谋摆上台面,并以此为线索,串联起贾府的经济衰败、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完成了红楼梦的悲剧。这样的解读在原著中未经证实,改编思路也受到质疑。
媒体解读电影版《红楼梦》争议 经典改编何以翻车?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为了将“阴谋”与“爱情”两条主线有机融合,影片还对时间线进行了“乾坤大挪移”,导致原本熟悉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许多情节的衔接缺乏逻辑性,比如宝钗进京的时间线被后移,与黛玉回京同步,宝玉丢玉发生在元妃省亲之前,“共读西厢”和“黛玉葬花”这两个经典情节也被生硬地拼凑在一起,损害了原著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也让观众情感上难以接受。
提起《红楼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黛玉,然而影片中,在张淼怡的演绎下,林黛玉被刻画成一个当面吃醋、脾气暴躁的人,与观众心中的黛玉相去甚远。87版《红楼梦》之所以还原出了观众心目中的红楼群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演员走进了人物内心。主演陈晓旭老师在评价林黛玉的角色时,写出“风骨不朽作书简,留与人间写传奇”,很好概括了黛玉的性格和风骨。
媒体解读电影版《红楼梦》争议 经典改编何以翻车?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口碑的失利,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经典名著翻拍的思考。《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承载着几代人的文化记忆,同时又有87版电视剧《红楼梦》珠玉在前,确实为后续改编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在忠于原著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原著的精髓,是摆在翻拍者面前的难题。
胡玫导演在近期的新浪潮论坛上,阐述了她决定翻拍《红楼梦》为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动机。她指出,距离上一次以电影形式展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已经过去了四十年,那是由谢铁骊导演执导的版本
2024-08-07 18:08:57胡玫回应新版红楼梦争议近期,一段在北京地铁上发生的争执视频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视频中,一位老人因未能获得座位,选择以不适当的方式向未让座的乘客施压,这一行为随即招致了广泛的不满与批评
2024-06-30 08:39:58媒体:勿让公共交通礼让变“特权”在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于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他详细阐释了中国的国防政策与理念,强调以和为贵、共同安全、平等尊重、开放包容,并坚决捍卫核心利益
2024-06-03 14:52:19媒体解读国防部长董军香会演讲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11日公布了今年前四个月的金融数据,显示信贷市场表现稳健。关键指标包括新增贷款达到10.1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维持在300万亿元以上,存款总额增加了7.32万亿元
2024-05-13 06:12:58媒体解读4月金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