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经贸关系紧张,美欧相继宣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实施制裁措施,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美国决定将中国电动汽车产品的关税提升至100%,并新增电池关税25%。紧随其后,欧盟宣布可能对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征收最高38.1%的额外关税,该措施计划于7月4日起实施,这一日期的选择被外界视为向美国示好的信号。
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其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比显著,尤其在环保意识增强和产业链技术推动方面贡献突出。面对美欧的联合施压,中国并未选择沉默。欧盟中国商会透露,中国或将对进口的2.5升及以上排量的汽油动力轿车及SUV采取反击措施,拟征收最高25%的临时关税,以此作为对美欧制裁的回应。
中国此番决策背后蕴含多重考量:首先,限制大排量汽车进口符合国家减少碳排放、推进“双碳”目标的环保战略;其次,这一细分市场的进口车占比较大,加征关税既能有效保护本土市场,又能对外国制造商形成一定压力;最后,25%的税率设定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上限,显示了中方行动的合理性和节制性。
尽管中国尚未正式实施上述反制措施,但消息已足以触动西方国家的神经。德国与意大利,作为欧盟及G7的重要成员国,纷纷宣布高层即将访华,旨在就贸易和能源等议题开展对话。德国汽车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使其尤为敏感,而意大利虽对华汽车出口规模较小,但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亦有重大利益,两国均希望能在与中国对话中维护自身利益,争取更佳的谈判地位。
综观全局,中国在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时展现出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策略的姿态,而欧洲国家的积极外交动向,预示着各方都在寻求通过沟通缓解紧张局势,共同探索合作与发展的新路径。
上周,欧盟委员会透露将对中国电动车采取措施,引发欧洲内部忧虑
2024-06-27 10:53:59欧盟单边加征关税会适得其反5月14日,美国公布了对华301关税的四年期复审结果,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多个领域商品增加额外关税
2024-05-15 23:00:05美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遭多方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