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指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活动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及面色潮红可能是中暑的先兆。他特别提到了热痉挛和热衰竭这两种中暑表现,强调热痉挛多发于初次接触高温环境或运动强度过大且仅补充水分的人,表现为肌肉痉挛;而热衰竭由体液和钠盐过度丢失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最严重的中暑形式——热射病,其特征为急骤高热、皮肤干热、意识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
针对预防和应对措施,樊晶光建议,在户外感到中暑先兆时,应迅速移至阴凉处休息并补水。当身体状况不允许自行移动时,应及时求助他人。肌肉痉挛发生时,适量饮用含盐分或电解质饮料。如果症状持续且加剧,务必就医。遇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及昏迷等紧急状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对于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者和活动人群,樊晶光强调了几个关键点: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高温时段;户外活动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并携带防暑药品。他提醒大家要充足补给水分和电解质,推荐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减少含糖和碳酸饮料的摄入。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水分丰富的蔬果,保证充足睡眠和适时休息,特别是有心肺脑血管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的人,不宜从事高温露天作业,以防不测。
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中暑成为了需要警惕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户外工作人员、老年人、儿童、孕妇、体质虚弱者、长期久坐不动的人群以及患有肥胖症和高血压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中暑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预防措施
2024-06-15 21:50:46中暑应急处置4个要点6月10日北京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5时
2024-06-13 14:43:30高温预警下夏日高温易引发中暑,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型中暑和重型中暑,其中重型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辨认并处理前两种中暑类型至关重要,以防病情恶化
2024-06-14 21:28:51什么是先兆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