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
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有一次在我的课上,我看到讲台上有一张纸条——是一个学生写的请假条,把我名字都写错了,“漆永祥”写成了“漆文祥”。我说行吧,漆永祥也没什么名气,没给我改姓,已经很感谢了。纸条下面写:“我生病了,不能出席今天下午的课。”“出席”两个字是那么地扎眼,似乎在挤眉弄眼地嘲笑我。北大的本科生请假条都不会写,你相信吗?但这就是我们现在学生的现实。高中一点应用文都不教,又少接触社会,一点人情世故也不知晓。本科生毕业的时候,多数继续读研究生深造了,个别学生要找工作,他说漆老师,能不能给我写封推荐信?我们一般说,你的情况我不是特别清楚,你先写一个底稿,你有什么能力专长,你写个大致,我再给你改。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词形容自己合适,例如有的会说自己“有卓越的科研能力”。我说我都不卓越,你已经卓越了。我说是不是这样形容:本科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硕士生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博士生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不是得有点区别?一个本科生,把好词都用尽了,用人单位会相信么?
现在强调语文素养,还强调美学素养,等等,固然是对的,但对基础知识与能力,重视远远不够。我不会唱高调,只要到了中学,我就反复强调说要打好基础。
我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1996年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北大中文系曾举行了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请一些老教授来为我们鼓励打气,我发言时说,我虽然博士毕业,但要给本科生上课,感觉压力很大,我觉得我的水平和能力还很差,还在打基础。
当时裘锡圭先生(“必记本”注:1935年6月生于上海,古文字学家,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教授)也在场,裘先生接着说:漆永祥说得很对,不要说他,我现在都还在打基础。
只有果决回归市场,人们才能重新树立信心。不仅房地产如此,其他各个方面都需要更果决的改革信号。对民营企业,放松要果决,对股市,也要果决给信心。
2024-01-26 09:59:55北大教授低估了房价大跌的后果…北大教授呼吁自由选择退休年龄北大教授刘国恩:国家不应强制退休年龄,要让大家自由选择北大国发院教授刘国恩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休年龄人群应享有自由选择权
2024-04-11 15:17:02北大教授呼吁自由选择退休年龄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北大教授“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2024-04-11 10:07:00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北大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年逾五十,近期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2024-04-24 10:52:37北大教授照护失能母亲:困在屎尿屁1989年,一对年轻的魏某和金某,彼此间暗生情愫,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是亲姑表兄妹,属于法律严格禁止通婚的三代以内直系旁亲
2024-05-28 09:21:01表兄妹结婚30年闹离婚男方索要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