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县上发的预警为何乡镇不知?》,文章揭示了一桩案例:尽管县里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却仍有部分基层乡镇对这一信息毫不知情。
该文提到,当地近期因预计有强降雨可能导致积涝和山体滑坡等灾害,故发布了蓝色预警。预警发出后,县防指随即对基层的预警接收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在14个乡镇和街道中,竟有5个乡镇的值班人员表示未曾收到预警通知,其中两处正是预警特别提及的地方。
蓝色预警作为最低级别的警报,在该县通常经由气象部门发布后,由县防指工作人员先通过办公软件的防汛群告知各乡镇负责人,再由负责人转发至各自的微信群。而针对黄色及以上级别的预警,则会增加电话通知,以保证信息的即时传达。在这次蓝色预警的抽查中,显然沟通链路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值班人员未注意到微信群消息,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乡镇负责人未充分传达。
文章探讨了信息传递不畅的两个层面原因:一方面,信息传递层级多,容易延误和遗漏,特别是在办公群仅限乡镇负责人加入的情况下,一旦负责人未能及时转发,值班人员就会处于信息盲区。另一方面,主观上的责任心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负责人可能因为蓝色预警被视为较低级别而忽视其重要性,从而没有严格执行通知流程。
作者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预警传递机制,实现信息传递的扁平化,确保值班人员能直接接收到预警,同时加强基层人员对于灾害预防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感。长期以来,确保预警信息能够顺利达到每一个末端用户,一直是应急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另外,有文章指出,预警系统存在的一个普遍挑战是预警执行不力。即使预警发出,如果不能确保接收方有效利用,预警就难以转化为实际的预防或应对措施。面对预警却行动迟缓或完全忽视,不仅增加了面临危险的风险,也给应急响应工作带来了额外的困难和成本。如何有效应对这类情况,确保人们在灾害面前能够得到妥善保护,成为应急管理部门持续研究和改进的方向。灾害预警的真正焦点,在于人如何在灾害面前获得安全保障,而非灾害本身的严重程度。
市场动态显示,交易者预期美联储首次25个基点的降息可能提前至11月,这背后的推手可能是美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不利变化
2024-06-06 07:24:16美联储为何“急于”降息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朋友圈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然而,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少甚至停止在朋友圈中发布内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2024-05-14 09:51:20你为何不喜欢发朋友圈了广西桂林市于6月19日上午8时30分遭遇洪水威胁,桂林水文中心紧急发布了洪水红色预警
2024-06-19 16:04:00桂林发洪水红色预警6月16日晚,安徽省宿州市先锋网公示了《宿州市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第二批)》。在这份名单中,一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苏某引起了注意,他被预录用于灵璧县乡镇机关的基层事务管理岗位
2024-06-18 11:46:58博士上岸乡镇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