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伊朗总统降半旗致哀
外交舞台上,不乏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插曲,它们为庄重的国际关系增添了几分意外色彩。1973年的中国外交史上,就发生了一件颇为严重的乌龙事件,被周总理称为“周门不幸”。故事始于1972年中国与希腊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央派遣周伯萍担任首任驻希腊大使。为了深化两国友谊,中国决定邀请希腊副首相访华,由周伯萍亲自携带邀请函前往。
周伯萍抵达希腊不久,紧锣密鼓地安排副首相访华的各项细节,直至一切就绪已近午夜。归途中,他注意到异常繁忙的街道,误以为有未被告知的外交活动。回到大使馆,他发现这是一场误会,但确实有一份科威特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邀请函因疏忽未被及时处理,而此时距离招待会开始仅有十几分钟。
急于弥补的周伯萍未仔细核查,匆忙前往所谓“科威特大使馆”,实际上却是基于一个错误的信息——邀请函实则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而捷克大使的名字被误解为国名科威特。跟随车流,一行人最终到达的竟是以色列大使馆,此时中国并未与其建交。周伯萍在以色列国旗飘扬的大门前与人握手,场面尴尬,迅速成为国际新闻焦点。巴基斯坦为伊朗总统降半旗致哀!
中国大使馆随即紧急澄清,这只是误会,不代表政策变化。周伯萍本人也深刻反省,此事成为中国外交工作中的一个警醒案例。类似外交趣闻在其他国家亦有发生,如朝鲜因一把奥地利制造的斧头误断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以及日本首相森喜朗的英语口误,乃至冰岛学生成功冒充总统致电白宫,暴露了安全漏洞。
特朗普、新西兰总理阿德恩等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的失言,也为国际关系增添了轻松一刻。而土耳其民众因国旗混淆误砸荷兰、法国大使馆,以及在北约军演中看到本国领袖照片被误用为敌对形象,显示了误会带来的连锁反应,让人在紧张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一丝诙谐。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即便是在精密策划的外交活动中,偶尔的“人间烟火”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风景线。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宣布该国将设立哀悼日,以纪念不幸在直升机事故中丧生的伊朗总统莱希及相关官员,并表达对伊朗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届时,巴基斯坦全国将下半旗志哀
2024-05-21 10:16:58巴基斯坦将降半旗致哀伊朗总统悼念伊朗总统 巴基斯坦将降半旗致哀,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表示,巴基斯坦宣布5月20日为哀悼日,以悼念伊朗总统逝世,全国下半旗志哀
2024-05-20 15:44:37悼念伊朗总统当地时间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获悉,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为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的伊朗总统莱希降半旗志哀。
2024-05-22 01:18:34联合国为伊朗总统莱希降半旗志哀2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降下半旗,深切悼念在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不幸离世的伊朗总统莱希
2024-05-22 07:50:00联合国为伊朗总统莱希降半旗志哀澳全国降半旗,为悉尼商场持刀袭击事件遇难者致哀人民网悉尼4月15日电4月15日,澳大利亚各地降半旗,悼念13日悉尼商场持刀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
2024-04-16 11:16:44澳全国降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