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指豚为鱼”背后是监管失守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第三轮第二批工作中,公开了一些引人关注的案例,其中涉及到江西省鄱阳湖的环境保护不力及生态问题频发。《中国环境报》报道,在一次暗访中,督察组遇到了一头被油污围困的江豚,而当地官员最初竟否认其存在,声称那只是一条大青鱼。经过督察组的坚持,江豚最终被确认并成功引导离开污染区域。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项目负责人证实江豚被发现时是活着的。
这场关于江豚与大青鱼的争议,虽然表面看似荒谬,实则透露出深层原因。督察现场目击江豚在油污中挣扎,而当地官员不仅否认,还交替提出那是黑鱼或水獭的解释,甚至认为这是罕见的独立事件。官方通报严厉批评了整治工作的表面化,指出其对水质和水系连通的负面影响,以及禁捕和水生生物保护措施的执行不力,显示了监管执法面临的困境,这些问题绝非孤立现象,而是代表了地方监管普遍存在的疏漏。
作为长江中唯一的鲸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对评估长江生态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官员声称不认识江豚,这背后显然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媒体:“指豚为鱼”背后是监管失守.
进一步调查揭露,今年3月,该工程在疏浚作业时发生了漏油,未及时报告也未采取应对措施,导致油污扩散。幸运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江豚获救,但这引发了对更多未知漏油事件中未能得救江豚的忧虑。
涉事的九江港星子港区项目,虽头顶多项荣誉,但在追求工期的压力下,可能忽视了环保要求,监管机构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种行为。
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要求避免在鱼类繁殖期施工,然而实际工程进度安排与此相冲突,不禁让人质疑相关部门如何能认定工程对鱼类影响轻微,以及这种决策背后的动因。
类似的问题在湖北洪湖水质治理中也同样存在,暴露出监管在规划统筹上的不足,以及对生态保护认识和重视的缺失。
面对这些问题,整改行动必须全面深入,问责不应仅停留在直接责任人,还需追溯到批准不合时宜工程的部门及其背后的支撑体系。整改过程需公开透明,确保真实彻底,防止表面整改、实质逃避责任的现象发生。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了第三批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江西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建设项目的违规疏浚作业
2024-05-20 15:40:52有关部门指豚为鱼的胆子哪来的小米SU7创始版车辆正陆续交付给消费者。近期,有部分车主选择在闲鱼平台上转售或出租其购买的SU7创始版。同时,该平台也出现了购车意向的求购信息,目标是稀缺车型或即将交付的批次
2024-04-20 15:40:23闲鱼出现大量转卖SU7创始车型订单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投入大量资源以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但遗憾的是,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被揭露存在造假现象,这一现实令人痛心,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基础保障的深刻反思
2024-05-16 19:49:11媒体:水利造假施工方背锅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