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新闻

银行惊呼:怎么没人贷款了?

关键词:
2024-05-14 15:39:47  新浪

因为个人经历和工作的关系,我认识很多银行业人士,一个感觉就是他们今年的压力非常大,不断有裁员降薪的消息出来,重灾区就是信用卡、消费贷等面对居民信贷的部门。

一、银行压力山大

在一些私下交流中,有的银行中高层表示,最大的担忧是公司的未来业务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银行存款和提前还贷,却没什么人有新增的贷款需求。

银行吸收社会存款有利息成本,如果不能通过贷款有效释放,对业绩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也有银行职员表示,这两个月在柜台办理了几百个业务,大部分都是去存款的,几乎没有人找他办理过贷款。

客户的存款一天比一天多,然后银行每天都要例行支付一笔不少的利息出去。

哪怕是银行推出了消费贷,让利率卷到了2字头,并且限制了大额存单的额度,不过银行客户很多人依然选择了存款,没有人想着贷款,各个银行都愁得不行。

二、不能说的社融

而近日公布的历史性的社融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24年4月社融减少1987亿元,是2005年以来首次单月负增长;实体信贷增加3309亿元,是近五年同期最低值;M1同比增速为-1.4%,是2002年以来第二次单月增速转负。

消费贷,经营贷,房贷,同比都持续的下降,居民贷款新增-5166亿元,短贷减少3518亿元,长贷减少1666亿元。

这说明从居民部门来说,还款的比借款的还多得多。其他数据就不展开了。

三、怎么没人贷款了?

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房地产越来越失去投资属性,2021年以来全国房价连续下跌,导致我国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减少,进而影响了过去非常重要的居民住房贷款需求。

2、投资赚钱的机会减少。

目前民间可以投资的大部分投资渠道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吸引力,这包括股票、房地产、信托、实业项目等,债务是刚性的,而投资结果是不可知,甚至很多投资是血本无归的(如信托、私募暴雷,房地产烂尾),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存款、提前还贷而不是新增或维系过去贷款。

3、对个人未来收入的预期。

如果个人主体对个人的未来收入预期向好,预期工作稳定、收入上升,则可能会增加融资开支,改善生活,从而产生融资需求。相反,如果失业率上升,行业变动,对未来收入预期变差,投资行为会更加谨慎,从而降低中长期融资需求,更倾向存款而不是贷款。

4、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总数的触顶,以及逐渐走向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不再需要持续大规模的新建设,从而减少了贷款的需求。

2023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

总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

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一般来说,人到了老年,也过了那种愿意冒风险的年龄,不愿去增加负债,投资偏好保守,同时也没有什么欲望高消费,这部分正在变成庞大储蓄的根源。

而年轻人的习惯也发生变化,很多人不愿意重复上代人的生活,为了过多的社会责任而背债务,他们很多人更愿为自己而活。

所以综合来看,关于人们不愿意贷款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背景,也是短期内很难改变的。

四、影响深远

而这产生的一系列结果,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

1、对房地产等高负债特征的主体,个人观点是,未来看不到反转的可能,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不是一个周期的起伏。和房地产有关的行业,如建材、耐用家电、装修等,未来可能依然是下行趋势。

2、既然居民不愿意加杠杆,那么中央来加杠杆。中央财政是目前杠杆率最低的主体,也是最有能力加杠杆的主体。

有关方面提出“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我们也看到今年先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计划,最长50年国债,其中30年期国债这周即将发行,

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意味着政府社融主导驱动项非常清晰,来支撑全社会的信用创造和货币扩张。(“特别国债”则指资金用于特殊用途(国防、科技、民生等类)、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

中国曾经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是,1998年财政部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2020年则是抗疫特别国债。

3、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收入大降,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下,水电燃气涨价逻辑持续,未来诸如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价格和个人开支会不会也将增加,这个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关闭

国足抽到印尼伊万科维奇笑了 逆境中寻机遇,乐观迎接挑战

国足抽到印尼伊万科维奇笑了2024-06-27 18:08:47

享界S9车身配色曝光 多彩宇宙,奢华启程

享界S9车身配色曝光2024-06-27 18:07:19

韩乔生谈国足分组:看一场少一场,终极死亡之组!

韩乔生谈国足分组:看一场少一场2024-06-27 18:07:05

美军舰艇,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军事观察员解读

美军舰艇,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军事观察员解读2024-06-26 10:05:36

韩乔生谈国足分组:看一场少一场,终极死亡之组!

韩乔生谈国足分组:看一场少一场2024-06-27 18:07:05

“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初见曙光”,美媒:技术验证机或已试飞!

“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初见曙光”,美媒:技术验证机或已试飞!2024-06-27 09:15:47

核战风险升级到数十年来最高点,国际核态势处关键转折点

核战风险升级到数十年来最高点,国际核态势处关键转折点2024-06-27 10:22:17

美对台军售两款巡飞弹,“大突破”背后有什么盘算

美对台军售两款巡飞弹,“大突破”背后有什么盘算2024-06-27 08:59:46

享界S9车身配色曝光 多彩宇宙,奢华启程

享界S9车身配色曝光2024-06-27 18:07:19

国足解签:真·死亡之组!进世界杯还有戏吗?这4场比赛极其关键

国足解签:真·死亡之组!进世界杯还有戏吗?这4场比赛极其关键2024-06-27 17:23:21

家长把志愿报考书切开各取所需 前面的985 211留给需要的人!

家长把志愿报考书切开各取所需2024-06-27 17:44:51

继美国空军后,美海军陆战队也重启太平洋二战机场

继美国空军后,美海军陆战队也重启太平洋二战机场2024-06-27 09:37:45

美国再向中国发难,这次是核问题……

美国再向中国发难,这次是核问题……2024-06-27 09:46:13

美研制新海基核巡航导弹,或激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美研制新海基核巡航导弹,或激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2024-06-27 09:02:32

“莫迪要访俄”,美国反应耐人寻味

“莫迪要访俄”,美国反应耐人寻味2024-06-27 13:24:53

国防部介绍中阿高级军官研讨班情况 共筑安全合作新篇章

国防部介绍中阿高级军官研讨班情况2024-06-27 17:25:23

阻挠中美人文交流这个锅,美国甩不出去

阻挠中美人文交流这个锅,美国甩不出去2024-06-27 09:49:05

网友质疑李雪琴高考时汉族改满族 加分争议引热议

网友质疑李雪琴高考时汉族改满族2024-06-27 17:46:09

三代变身四代,德法主战坦克新发展有何启示?

三代变身四代,德法主战坦克新发展有何启示?2024-06-27 08:58:43

月背“快递” 成功“签收” 揭秘月球背面秘密

月背“快递” 成功“签收”2024-06-27 17:50:05

C罗继续刷新欧洲杯出场纪录 28次居首

C罗继续刷新欧洲杯出场纪录2024-06-27 17:40:36

一觉醒来,这个锂矿大国发生闪电政变

一觉醒来,这个锂矿大国发生闪电政变2024-06-27 09:06:04

关于英语,泽连斯基签令!

关于英语,泽连斯基签令!2024-06-27 10:16:17

不只有“美国航母挨炸”,中国沙漠靶场还惊现“被摧毁的F-22”

不只有“美国航母挨炸”,中国沙漠靶场还惊现“被摧毁的F-22”2024-06-27 09:12:33

秘鲁女总统惊叹中国新能源车技术 惊艳不已!

秘鲁女总统惊叹中国新能源车技术2024-06-27 17:31:21

美军在南海投放探测器作何用途 揭秘水下监听与干扰意图

美军在南海投放探测器作何用途2024-06-27 17:27:55

落马正部董云虎贪1.48亿受审 涉职务犯罪庭审落幕

落马正部董云虎贪1.48亿受审2024-06-27 17:38:53

国足抽到印尼伊万科维奇笑了 逆境中寻机遇,乐观迎接挑战

国足抽到印尼伊万科维奇笑了2024-06-27 18:08:47

巴黎奥运背后的“中国科技” LED屏实时观赛革新体验

巴黎奥运背后的“中国科技”2024-06-27 17:26:35

俄军在黑海上空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克宫回应

俄军在黑海上空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克宫回应2024-06-27 10:09:22

美国航母怎么又不够用了?

美国航母怎么又不够用了?2024-06-27 09:09:05

钟薛高直播间回应女主播晕倒“只是身体不适”

钟薛高直播间回应女主播晕倒2024-06-27 17:51:30

胡塞武装公布视频:自研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船只

胡塞武装公布视频:自研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船只2024-06-27 09:54:1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