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假靳东事件
年初,上海市静安区法院对一起假冒演员“靳东”名义的诈骗案作出判决,被告因虚构事实、多次骗财被判诈骗罪。然而,近期调查揭示,尽管一名“假靳东”已被揭露,众多类似的冒名账号仍在短视频平台上活跃,向中老年女性编织着虚拟的“爱情梦”。
这些视频利用靳东的形象配以语音,亲切称呼观看者为“姐姐”,用甜言蜜语和关怀打动人心。在私下交流中,他们或以建设工厂为由,或推荐质次价高的商品,请求经济支持。不少深陷其中的“姐姐”们对此深信不疑,慷慨解囊。
公众对这些“姐姐”们的盲目追星态度不一,有的不解甚至嘲笑,也有声音关注到中老年女性长期被忽视的情感需求。建议提出,应丰富中老年人的线下活动,以减少其受此类“假靳东”欺骗的机会。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类高仿账号背后广泛存在的骗局问题,而非仅仅聚焦于性别与情感话题。“假靳东”现象,只是因带有娱乐色彩而更引人注目。
实际上,名人高仿账号发布的各种吸引眼球内容,很可能让任何人都在享受片刻满足后,不经意间踏入骗局。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往往是MCN机构和平台共同操纵的流量游戏,个人防范能力显得微不足道。光明网评假靳东事件。
更深层次地,从用户首次接触这些高仿账号开始,一场定制化的信息“收割”就已经启动。通过追踪用户的网络行为,运用大数据分析个体需求和弱点,进而精准推送内容和广告。在网络的“过滤泡”效应下,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即便使用同一应用,所见内容也可能大相径庭,导致年轻一代难以察觉并介入中老年群体面临的虚假信息危机。
指责受害者容易,提升个人媒介素养虽有必要,却非万全之策。在这场缺乏防护的博弈中,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应对高仿账号,不仅要惩治直接运营者,还要追究其背后的MCN机构和平台的责任。高仿账号侵犯肖像权等违法行为应受到严格审核,遏制其背后的“流量经济”。
总之,“假靳东”现象并非一笑而过的谈资,它折射出的高仿账号骗局问题,亟需社会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原标题:多方合力破“假靳东局”据媒体报道,骗走当事人刘某19万元的假“靳东”已被判刑,但其他假“靳东”又在互联网上吸引了她,跟她谈起了恋爱。
2024-05-08 14:50:2461岁女子为假靳东和丈夫离婚最近,一位千万粉丝博主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在巴黎捡到了一名中国学生秦朗的寒假作业,并晒出作业图片。
2024-02-21 15:33:01央视网评“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5月17日,人民网评论提到了一起发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蔬菜海鲜直销市场的事件。一位名为“狂飙兄弟”的博主在此遭遇商贩使用作弊秤,即“鬼秤”,在与其理论过程中,遭到商贩围堵和市场管理人员的手机抢夺
2024-05-17 23:08:03人民网评连云港海鲜市场鬼秤事件近日,湖南长沙岳麓区枫雅名苑小区内发生一起性侵案件,引发数家媒体关注。小区物业长沙育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3岁的保安队长于某某,涉嫌性侵同为物业工作人员、年届65岁的女保安方某(化名)
2024-04-27 14:11:47光明网评65岁女保安遭队长性侵后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