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文化古迹被遗忘在校园里
五月初,随着“五•一”假期的热闹景象,民众出行活动迎来高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5月2日晚,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大礼堂不幸遭遇火灾,这一事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国务院安委会立即采取行动,不仅决定对此次火灾事故进行挂牌督办,还派遣督办组前往当地,协同河南省调查组加速调查,力求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别让文化古迹被遗忘在校园里。
火灾之后,网络上流传开一篇题为《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的硕士论文,作者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遗产的消防安全与可持续保护。这篇论文因事故的发生而被置于风口浪尖,不少网友认为其内容空洞,尤其在大礼堂受损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讽刺。
针对这一现象,某资深媒体人及社会学者老K(匿名)表示,尽管不能断言所有学术论文空泛无物,也无法期望单篇论文能避免历史建筑遭受灾害,但论文背后的学术标签与实际发生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老K指出,当前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流动性和反脆弱性,科技进步使得人为因素的重要性相对减弱。他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产生价值,正如要解决空洞的论文问题,最终还需回归到具体、真实的感性认识上。别让文化古迹被遗忘在校园里。
老K认为,面对论文与现实之间的脱节,应鼓励研究者深入实际,与修复古建筑的工人一同工作生活,从最基层了解情况,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问题所在,从而在学术研究中融入更多实用性和针对性。他提出,即使是最粗糙、最具挑战性的现实细节,也能成为学术研究中宝贵的感性材料,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
总之,这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对学术研究实用价值的讨论,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理论的同时,不应忽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通过更加接地气的研究方法,或许能够有效预防类似的悲剧重演,更好地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河南大学的精神象征,突如其来的大火,不仅让大礼堂遭受严重损毁,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唏嘘背后,也为藏在百年高校里的文化建筑古迹保护敲响了警钟。
19世纪末期,随着延续上千年科举制的废除,中国现代大学在风雨飘摇时代变局中萌芽。官办、私立、教会办……各类“新学堂”出现在中华大地。除了河南大学以外,国内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留存了不少文化建筑古迹。它们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一所大学文化记忆和历史沉淀,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保护。
北京大学红楼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北京大学红楼,建于清朝末年,见证了北京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转型过程。1961年,北京大学红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古朴典雅的红楼作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也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都曾在此活跃;《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设在地下室的红楼印刷厂印制出版。
一栋红楼见证着百年历史,也是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校训的生动实践。
清华大学清华学堂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同时着手筹设游美肄业馆。两年后,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2001年,作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清华学堂进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上,清华学堂曾是培养国学人才的摇篮。曹云祥任校长期间,清华学堂先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著名学者担任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他们和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荟萃于清华学堂,成为当时中国文、史、哲诸学的顶流。
2010年11月,清华学堂突然失火,大楼东部部分屋顶被烧塌,清华大学通报称,大火未对清华学堂主体结构造成影响。
东南大学大礼堂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南部其方里不下五百万,其人口不下2万万,其学者不下数十百万,却没有一所中国自办的大学,使向学之人无处就学,博学之士无处安身。”
1920年春,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郭秉文联合张謇、蔡元培、蒋梦麟等10人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次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郭秉文聘请杭州之江大学的美国建筑师韦尔逊拟定通盘规划。校园的主体建筑由“四馆一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生物馆和大礼堂)构成。
东南大学大礼堂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东南大学大礼堂以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为母本,采用文艺复兴风格,中央是铜制大穹顶,高耸挺拔,南面突出带爱奥尼列柱和三角山花的前廊。
东南大学拉开了中国自办大学的序幕,此后中国现代大学体制日渐完备。东南大学大礼堂也见证着中国通过教育的改革走上自立与自强之路。
浙江大学之江大学旧址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而地处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之江大学旧址,曾经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司徒雷登与其渊源颇深,1908年,司徒雷登执教之江大学,在之江大学的校园里先后生活了10年。他的弟弟司徒华林则是之江大学的第三任校长。
不同于在中国其他教会大学多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之江大学采用了完全西式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复兴主义、中世纪哥特风格等,之江大学时期建造的40余幢历史建筑,百年风雨之后至今仍存在且基本完好的主要历史文物建筑还剩22幢。作为中国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旧址之一,2006年05月25日,之江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著名学者夏承焘、张允和、周有光、施蛰存、戴望舒、戴杜衡、张天翼、叶秋原等都曾在之江大学的校园里留下足迹。
校园的地标性建筑“钟楼”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四个方向均能看到圆形的巨钟,钟楼前后有拱形门贯通。这栋建筑与著名报业家史量才有着密切关系。史量才在之江大学困难时期,多次伸以援手,捐助了大量办学经费,还将唯一的儿子史咏赓送到校内深造。在史量才逝世的第二年,家人根据他的生前遗愿,向学校捐赠了一座楼,取名“经济学馆”,即现存的“钟楼”。
新中国成立后,原之江大学的各院系并入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学院等学校,为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浙江大学之江大学旧址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古迹,它藏在大学校园中,忠实地记录了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在时空变化中,继续赓续传承百年文脉。别让文化古迹被遗忘在校园里。
近日,董宇辉小作文事件引发东方甄选一系列回应,粉丝的非理性举动,也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2023-12-14 16:38:32警惕饭圈文化侵袭各行各业5月16日的夜晚,山东泰山队即将在主场迎来与深圳新鹏城的对决。然而,根据最新消息,这场赛事很可能延续之前的规定,禁止汽笛进入观众席
2024-05-15 22:59:52媒体谈泰山主场汽笛被取消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从特色经济到共同富裕,无一不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2024-02-11 21:54:20焦点访谈丨新家园里迎新春——牢记总书记嘱托【编者按】本文是上海外国语大学(SISU,即“西索”)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特色研究团队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的专栏“西索欧洲评论”的第38篇
2024-06-10 09:02:07别让中欧越来越看不懂彼此【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台湾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批评民进党推出的“108课纲”“去中国化”,尤其是删掉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廉耻》一文
2023-12-14 10:55:21媒体批民进党“无耻文化断根”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