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由国内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福建龙岩上杭地区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确认了一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这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已知的最大恐爪龙类足迹。这些足迹被命名为“英良福建足迹”,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Science》上。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携手,在福建展开恐龙遗迹的探索工作。他们的努力在龙岩市上杭县得到了回报,揭露了一处规模宏大、保存状况良好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即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足迹群的详细描述随后在《白垩纪研究》杂志上公布,展示了包括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等多种恐龙的活动痕迹,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2个两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恐爪龙。
研究团队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对这些足迹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揭示它们的造迹者身份。经过与全球已知的恐爪龙类足迹进行细致比对,团队最终确定,那些更大的足迹属于一种体型庞大的恐爪龙类,其体长推测至少达到5米,臀高接近2米,体型可与南方盗龙和犹他盗龙相媲美。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大型足迹的第三趾上留有独特的圆形印记,这被认为是其“杀戮爪”未完全触地所致。鉴于这些足迹的独特性,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新的足迹分类——“英良福建足迹”,以表彰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相关研究中的重要贡献,并推测这些足迹可能属于某种大型伤齿龙类。
此外,足迹的研究还揭示了这些古代生物的行走习性,小型恐爪龙的行进速度约为7.74公里/小时,而大型恐爪龙则约为7.34公里/小时,两者均处于慢走或小跑状态。通过对足迹尺寸的分析,科学家进一步推测了造迹恐龙的体形大小。
关于生态学方面,专家提出,恐爪龙类和暴龙类在晚白垩世的体型增大现象,可能是为了填补因异特龙类多样性减少而留下的生态位空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现代非洲狮与花豹之间的竞争关系。
总而言之,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不仅为中国晚白垩世恐龙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还通过“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揭示了恐爪龙类在亚洲体型演变的新线索,加深了我们对恐龙时代生态系统的理解。
原标题:日本海湾发现17枚美国制造哑弹自卫队进行水下爆破处理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哑弹进行爆破处理(冲绳电视台)海外网2月20日电 据日本冲绳电视台2月20日报道
2024-02-22 14:04:16日本海湾发现17枚美制哑弹研究人员最近在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有了重要发现:大量白垩纪早期的恐龙足迹化石。尽管这些化石所在的岩层年龄超过1.2亿年,许多足迹的保存状态仍然极为完好,细节清晰可见。
2024-05-27 17:42:54云南发现1.2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日本制铁公司近期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5月14日,该公司位于大分市的一家工厂在运营过程中,在其熔炼炉内部惊现人骨。据当地警方透露,这些遗骸很可能属于该工厂一名失踪的工作人员
2024-05-16 11:23:56日本一工厂熔炼炉中发现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