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针对货币体系发表见解,指出在信用货币体系中,货币无需特定的锚定物。近期,财政部与人民银行宣布将优化基础货币发行与货币供应调节机制,增加国债购买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诸如“人民币锚定对象将发生重大变革”、“央妈货币发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等观点甚嚣尘上,但这些解读并不准确。
讨论的核心在于:信用货币是否还需要“锚”?历史上,货币形态历经自然实物、规制化金属铸币、金属本位纸币,直至现今不与任何实物直接绑定的国家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核心特征是与国家财富总值相对应,其供给随财富价值变动调整,旨在维护币值稳定,体现了货币从实体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演进,强调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信用保障三大功能。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超越了传统储备物(黄金、外汇、国债)的约束,更多依赖信贷机制,依据借款人资产的未来价值进行评估和借贷。这一过程促使货币与实体经济活动紧密相连,信贷资产质量直接影响货币的健康度。为避免货币超发,建立了严格的信贷管理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工明确,前者负责监控货币价值与总量调控,后者执行具体信贷投放,形成了双层货币发行体系。
过去,中国央行通过购入外汇增加基础货币,被误解为人民币锚定美元,但实际上,这只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一个渠道,且外汇占款比例已逐渐下降。近年来,随着央行外汇占款的波动和信贷投放的增加,显示人民币发行并非简单依赖于外汇,而是多渠道灵活操作,反映了货币发行策略的动态调整。
综上所述,信用货币体系内的人民币发行并未经历所谓的“锚定物”转换,央行购买国债等行为仅是调节货币供应的手段之一,而非确立新的价值挂钩。因此,认为人民币发行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观点缺乏依据,夸大了实际情形。
三月底,市场热议央行购买国债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的话题近期有了新动态
2024-04-25 05:59:58央行进场买国债有新进展近一个月来,央行购买国债的话题引发市场热议。财政部与央行就此发表了最新观点。4月2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文章,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2024-04-25 05:55:25业内人士:央行买国债不是QE近期市场比较关注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对此,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此举并不代表量化宽松
2024-06-20 09:58:24央行:买卖国债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30日宣布,财政部将通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增发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合计110亿元人民币,分4个年期
2024-05-31 10:00:12财政部将在香港增发110亿元人民币国债4月26日,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与媒体的交流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观察,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趋势,以及对国债问题的见解。中国经济目前展现出几个积极方面
2024-04-30 11:49:19而不只是买原标题:梁朝伟买3张电影票就希望旁边没人 否认看电影买六张票近日,梁朝伟在接受采访中承认,自己看电影时希望旁边没人,会连买3张电影票。
2024-01-08 15:41:14梁朝伟买3张电影票就希望旁边没人